服务“三农”再谱新篇 国内首台人工智能棉花分拣机投入使用
科技攻关提速产业 ,服务“三农”再谱新篇!
近日,由聊城大学联合南京林业大学、山东福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籽棉异纤智能精选生产线,在新疆棉花加工企业安装调试成功,已投入棉花加工,其异纤检出率超过国内外皮棉异纤检出机,成功突破棉花加工产业发展瓶颈,填补了棉花加工工艺流程中在籽棉阶段进行异性纤维智能精选的技术和装备空白,得到了陈学庚院士等农业机械化工程领域专家的肯定。

中国纺织企业数量世界第一,但由于国内棉花种植模式多样、精选工艺落后,高品质棉花一直依赖进口美棉和澳棉,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影响了国内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几十年来,异性纤维超标一直是制约我国棉花品质提升的瓶颈,棉花加工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人工挑拣,自动化程度和检出率低。我国棉花加工行业急需在产业链的源头——籽棉阶段开发异纤智能精选设备。

一直以来,聊城大学始终致力于服务“三农”发展,紧密对接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早在七年前,该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赵岭博士团队就开始将研究方向聚焦到籽棉异纤精选技术。执着探索,玉汝于成,踏过七年艰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之旅,历经五代样机升级、十几项工艺突破,赵岭博士团队终于迎来了破茧成蝶的时刻,成功研制出籽棉异纤智能精选机,在技术和装备领域双双填补了国际空白。该设备融合了机械、电子、光学、色谱、气动等多种技术,实现了对籽棉杂质的分类梳理、多级精选,满足高端纺织企业的要求,能够从源头提高棉花产品质量,增加棉花加工企业的利润,实现高档棉自产自用,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巨大。
为了推动该项技术的产业化,聊城大学成立“农产品智能分选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该校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投资,在长绒棉之乡——新疆阿瓦提县建设国际首条籽棉异纤智能精选生产线。研发团队从聊城大学实验室转战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阿瓦提,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半年多的昼夜奋战和集中攻关,生产线终获成功运行。该生产线的设计加工量8吨/小时,实际产出皮棉60吨/天,日产值150万元。该高端装备的成功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是聊城大学推进人工智能和农业技术深度融合,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的重大成果,正在产业一线释放出巨大能量,有效推动着世界棉花加工产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聊大要闻
-
我校“山东冠县西梅科技小院”获批国家级高校产学研服务与创新平台2025-10-15
-
【山东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报道聊城大学:“六寓并举”赋能清廉学校建设2025-10-15
-
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2025年年会在我校召开2025-10-15
-
聊城大学在全省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评选中喜获12项奖励2025-10-13
-
我校举办王世舜先生学术研讨会暨藏书捐赠仪式2025-10-13
-
聊城大学举行2025年秋季国际学生开学典礼2025-10-13
-
杜宏春教授作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经验交流2025-10-13
-
聊城大学召开2025年高层次人才座谈会2025-10-11
-
学校召开省委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2025-10-11
-
聊城大学4部教材获评第三批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2025-10-10



时间 :2019-01-22
阅读次数 :
字体 :
来源 : 校报
作者 : 王秀清 王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