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读书交流会暨通识教育公开课举行

5月31日,由校“文化育人‘三会一课’”组委会举办的校级读书交流会暨通识教育公开课拉开帷幕。来自14个学院的50余名优秀学生代表齐聚星月广场,交流分享名著阅读的思考心得。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唐明贵教授、商学院付景远教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公开课《论语概述》和《企业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活动对组委会5月份举办的名著阅读读后感征文活动的65位获奖者进行了表彰。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乔炎、后备军官学院张冉、文学院王军梅等5名同学获得特等奖,药学院温延婕、商学院侯文帅、文学院陈晓舟等15名同学获得一等奖。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刘东莲、宣传部宣传教育科科长秦治洲为获奖同学颁发了证书。组委会共收到来自14个学院149个团支部的600余篇读后感作品,活动进一步浓郁了学校的读书思考氛围。当日,获奖者代表乔炎、温廷婕、侯文帅、陈晓舟等4位同学交流分享了聊城大学师生5月份师生共读名著书目——《企业的性质》《论语》读后感。现场书韵芬芳,展现了我校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随后的公开课上,付景远教授从企业的存在和意义为切入点,从经济学的角度谈到任何事物都存在着规模、边界问题,企业需要适度规模。从企业的性质延伸,他提出了“三新”观点:新时代、新使命、新精神。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和国际发展环境,他论述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指出企业家成长的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他鼓励同学们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通过读书不断对头脑中旧的、落后的东西进行冲洗、革新,培养创新能力。
唐明贵教授以《论语》解儒学经典,谈人生智慧。他从《论语》编写撰成、版本整理、历代解读和地位价值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他谈道,《论语》主要内容体现在“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即修身,修身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即为“仁”,仁者爱人;“外王”即建功立业,通过立德、立言、立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结合于丹、康有为等人对《论语》的解读,他指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受众与环境,对经典要做创造性解读,创新性发展,以适应当下,着眼解决现实问题。
聊大要闻
-
聊城大学举办泰山学术论坛——功能多孔材料制备与器件专题会议2025-10-28
-
2025年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小学教育领域教学技能大赛在我校举行2025-10-28
-
李兆俊为农业与生物学院学生讲授思政课2025-10-28
-
2025年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论坛在我校召开2025-10-27
-
我校在“第十一届全省老干部艺术节”获佳绩2025-10-24
-
聊城大学和临沂大学联排舞剧《沂蒙长风》顺利演出2025-10-24 -
学校党委第一、第二巡察组分别召开巡察工作动员会2025-10-24
-
聊城大学在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中斩获佳绩2025-10-23
-
聊城大学顺利通过学位授予点周期性合格评估2025-10-23
-
三十载融合创新谱华章 再启航砥砺奋进向未来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行建院三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2025-10-23



时间 :2018-06-01
阅读次数 :
字体 :
来源 : 宣传部
作者 : 魏菊兰 陶晶晶 侯习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