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数字聊大
访客及考生
联系我们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搜索
数字聊大
思政年历
联系我们
  •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资讯

首页 - 他山之石
分享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时间 :2025-05-08
  • 阅读次数 :
  • 字体 :
    【大】
    【中】
    【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着力从体制机制、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发力,加强有组织科研,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夯实科研创新基础。将高水平科研体系建设纳入学校重要规划和年度要点,推进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挥校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专门委员会等在学术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推进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优化科研项目“全流程”服务,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制定科技奖励、科技成果转化、科研诚信、产学研合作基地、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等管理办法10余项,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项目提供成果鉴定、奖励申报等服务,赋予科研人员更大创新决策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以打造“国家级—省部级—行业协会级—校级—校企合作”五级能源特色科研平台体系为导向,形成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为牵引,以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平台为支撑,内蒙古研究院等多所校内外科研机构为依托的“2+5+N”科研平台建设模式,持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服务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优师队伍建设,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构建高水平学术项目、高影响学术声誉、高标准社会服务和高质量平台建设的“四高”科技贡献的评价指标体系,畅通急需紧缺人才和突出贡献人才的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夯实团队长期稳定开展科研攻关基础,营造“引导老师进团队、引导团队上平台”的良好氛围,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精准实施“人才强校”招聘计划,聚焦“高精尖缺”领域,举办厚煤层绿色智能开采等各类国际会议,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多渠道多平台多途径扩大人才“朋友圈”,加大人才选拔力度。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慧矿山等领域,组建多个校内学科交叉平台,促进相关学科跨专业、信息化、智能化、低碳化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交叉研究创新团队。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制定《优秀青年教师教授职务特别聘任办法》等文件,夯实科研经费资助、团队建设、项目承接、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基础,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引导青年科技人才潜心研究、追求卓越,激发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强化科研育人成效,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依托“大学生智造创新中心”等平台,引导研究式、项目式、团队合作式学习,开展智能制造、逆向工程、机器人技术和电子技术等训练项目,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学生自主开展创新训练提供师资和平台支持。深耕“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创新育人工程,围绕能源行业重点领域,推动科研基地和资源更大范围开放共享,与120余家优势企业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与160余家能源行业企业共建大学生创新实践“科技矿场”,鼓励支持学生赴生产一线开展科研和实践。积极推进校企“双导师”育人模式,聘请800余名企业导师,着力构建校企育人共同体,培养学生“爱行业、懂行业、服务行业”情怀,提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能力。牵头成立“一带一路”矿业高校联盟,与国外高校共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莱奥本国际工程学院”“中国-土耳其厚煤层开采研究中心”等多个国际科教平台,提升国际育人资源。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释放科技创新动能。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施细则,构建“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贯通机制,给予科研团队稳定经费支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卡点,近4年转化项目150余项。围绕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平安中国建设等领域,重点布局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智能矿山、智慧应急等方面,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安全生产、煤基新能源和城市地下安全等创新研究,加大对创造性知识产权成果的奖励力度,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的比例,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科研平台和科研任务为媒介,加快与科技型企业精准对接,疏通校企合作“堵点”,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工作面”,走向“矿场”,实现科技与产业“双螺旋”融合发展,在实践中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切实将科教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来源:教育部官网

 

聊大要闻

  • 聊城大学2025年教职工排球比赛开幕
    2025-05-07
  • 《中国青年报》头版专题报道中刊发我校校友、学子积极参与西部计划的心声
    2025-05-07
  • 地理与环境学院: 发挥学科优势 主动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2025-05-06
  • 学校召开学科建设专题工作会议
    2025-05-01
  • 聊大“智造”解决轴承工业质检难题
    2025-04-29
  • 学校举办五四青年节国旗下话成长教育活动
    2025-04-29
  • 我校召开省属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专项会议
    2025-04-28
  • 聊城大学获批2项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
    2025-04-28
  • 学校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暨就业工作联络员座谈会
    2025-04-28
  • 第三届全国团簇科学前沿论坛暨《多金属氧簇》研讨会在聊城大学召开
    2025-04-28

招生热线:(0635) 8239405(本科)
(0635) 8239267(研究生)

校长信箱:xzxx@lcu.edu.cn

网站信箱:webmaster@lcu.edu.cn

电话:(0635) 8239115 8239155

传真:(0635) 8239303

地址:中国山东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