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我校黄河学研究新成果
9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971期第7版刊发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黄河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兆林同志题为《非遗保护工作的新面向》的理论文章。

该论文基于我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从积极回应民众文化诉求、关注文化传承者声音、加强非遗保护属地管理三方面,提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新面向。文章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民众长期而普遍存在的生产生活需要构成了其存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正因此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是对民众文化诉求的积极回应,促使非遗项目的社会价值提升,引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热潮,推动大众对文化物象的重新审视继而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保护。同时,加强非遗保护要关注其文化传承者的声音,发挥传承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一线实践者的核心作用。传承人参与保护工作能够有效遵循文化技艺的知识属性与文化产业的内在逻辑,充分利用内在逻辑创造者和文化物象建构者的身份优势,打造标志性文化符号,是推动非遗保护融入当下社会生活的积极举措。文章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内涵丰富但构成较为复杂的综合体,加强非遗保护的属地管理是基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多重维度与系统全面的保护措施。根据地域相接、文化同源、经济互动、习俗相通、语言相似的关联区域的联通保护,构建起对文化生态的整体性关注,树立整体保护观加强非遗保护与属地融合,推动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成为不同地方间文化共建共促的积极举措。
(审核 杨庆实)
聊大要闻
-
【深学笃行全会精神 锚定高质量发展】聊大教师热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2025-10-31
-
我校召开国家马驴遗传评估中心筹建汇报暨评估系统现场测试会2025-11-01
-
“廉心焕彩 清风聊大”廉洁文化作品展开展2025-10-31
-
研一新生接受信息素养专题培训2025-10-31
-
聊城大学举办首期辅导员科研能力专题培训2025-10-31
-
2025年第四期辅导员沙龙:聚焦生涯导航,深化价值引领2025-10-31
-
学校检查冬季供暖准备工作2025-10-3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党委副书记王彦岩一行来校交流座谈2025-10-31
-
聊城大学第十一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七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2025-10-30
-
聊城大学举办首期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班2025-10-30



时间 :2024-09-06
阅读次数 :
字体 :
来源 : 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 : 邢怀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