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机构
    教辅机构
    群团组织
    科研平台
  •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数字聊大
访客及考生
联系我们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搜索
数字聊大
思政年历
联系我们
  •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机构
    教辅机构
    群团组织
    科研平台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资讯

首页 - 文化学术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我校黄河学研究新成果

  • 时间 :2024-09-11
  • 阅读次数 :
  • 字体 :
    【大】
    【中】
    【小】
  • 来源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作者 : 张琳

  8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954期第10版刊发我校黄河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王洪香题为《构建区域文化遗产创新性利用模式》的理论文章。

  

  文章认为,文化遗产承载着地域的历史记忆和独特魅力,如何让这些珍贵的宝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传统的保护和利用方式已难以满足时代的要求。构建区域文化遗产创新性利用模式,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过程,需要通过创新手段激活文化遗产价值,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实现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的有机融合,为区域发展增添独特的文化动力。文章主要从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价值、增强观众文化体验互动、精心策划品牌塑造策略、活化历史文化遗产和提升社区居民参与度,探讨了构建区域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利用模式。

  (审核 史秀娜)

聊大要闻

  • 【深学笃行全会精神 锚定高质量发展】聊大教师热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0-31
  • 我校召开国家马驴遗传评估中心筹建汇报暨评估系统现场测试会
    2025-11-01
  • “廉心焕彩 清风聊大”廉洁文化作品展开展
    2025-10-31
  • 研一新生接受信息素养专题培训
    2025-10-31
  • 聊城大学举办首期辅导员科研能力专题培训
    2025-10-31
  • 2025年第四期辅导员沙龙:聚焦生涯导航,深化价值引领
    2025-10-31
  • 学校检查冬季供暖准备工作
    2025-10-3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党委副书记王彦岩一行来校交流座谈
    2025-10-31
  • 聊城大学第十一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七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
    2025-10-30
  • 聊城大学举办首期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班
    2025-10-30

招生热线: (0635)2031177     8239405(本科)
 (0635) 8239267(研究生)

校长信箱:xzxx@lcu.edu.cn

网站信箱:webmaster@lcu.edu.cn

电话:(0635) 8239115

传真:(0635) 8239303

地址:中国山东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