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大讲坛:杨共乐谈历史学专业建设之路径
4月21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杨共乐教授应邀做客聊大讲坛,通过视频会议作了题为《理论与方法:历史学专业建设之路径》的学术报告。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肖海荣出席会议并致辞,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赵少峰主持报告会。
肖海荣感谢杨共乐教授多年来对我校历史学专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她表示,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近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一直引领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师范教育为立校之本的聊城大学一直与北京师范大学有着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在我校历史学专业“备考”师范专业认证的关键节点,杨共乐教授带来的这场以“历史学专业建设路径”为主题的报告,提供了交流与探讨的平台,为历史学专业的师范认证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必将推动我校历史学专业更进一步发展。
杨共乐教授从“历史和历史学”的概念辨析出发,提出需要重新认识“历史与历史学”,这对于重新构建话语体系、历史学重新定位、历史人才培养很有必要。通过对希罗多德“historia”一词渊源的探究,揭示了西方史学研究重在探究的基本特点,进而论述了“中西方传统史学”的异同,彰显出我国史学方面强大的文化自信。
杨共乐教授重点强调了历史学专业建设的依靠力量。他认为,由20%的专业人才领头的优秀团队是首要依靠力量,要“用好盘活”人才资源“一盘棋”,畅通体制内、外资源双循环,为专业建设助力赋能。同时建议探索科教融合发展之路,以科学研究促进教育提升。最后,提倡形成自身学术传统与学术特色,提前布局,关注学术研究的前瞻性和超时代性,形成在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上的“接力效应”。
杨共乐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系统全面,紧密结合我校历史学专业认证实际情况作出了针对性建议和专业化指导,确保历史学专业认证工作提交一份“优异答卷”。
杨共乐,浙江省诸暨市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主任,历史学院院长,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世界古代史、古代罗马史和中外历史比较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代表性论著有《罗马社会经济研究》《早期丝绸之路探微》《罗马史纲要》等。主编《“一带一路”古文明书系》(六卷七册)等。
(审核 赵少峰)
聊大要闻
-
我校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2025-04-08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聊城大学:机器狗走上学生颁奖典礼红毯2025-04-07
-
聊城大学召开2025年创新创业与就业工作推进会2025-04-07
-
校友讲思政 清明祭英魂2025-04-03
-
聊城大学获批49项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5-04-03
-
聊城大学2025年学生表彰典礼隆重举行2025-04-03
-
学生工作部(处)举办后勤服务座谈会2025-04-03
-
学校获批4项教育部学位中心主题案例项目2025-04-02
-
聊城大学召开科研工作月调度会2025-04-02
-
聊城大学获评山东省“2024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