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入职教师岗前常规培训】之十三: 邢梅萍谈“教学语言与教学艺术”
为帮助新入职教师了解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循的语言、行为规范,2021年12月24日,教师工作部在东校区实验实训楼举办新入职教师岗前常规培训(第十三讲)。文学院邢梅萍副教授应邀做了《教学语言与教学艺术》教学讲座,113位新入职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邢梅萍围绕形美、音美、守正、创新四个方面展开本次讲座。关于“形美”,她认为教师的形象美和自信是可以传递的。工作、教学中的各种场合,教师都应注重形象礼仪。举止得体、不同场合着装适宜有度,这既是对职业的尊重,也代表了学校的形象。上课着装正式、具有仪式感,这既是对讲台的敬畏,更是对学生的尊重;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国际化、都市化的视野。
关于“音美”,她讲道,语言的标准和优美是教师基本功。课堂教学语言总体要求是标准清晰、起伏变化、声情并茂。语言的清晰度和力度是基础,语言训练中最重要的是重音、停连、语速、节奏和情感的把握。语言表达效果的三个层次是理解、认同和感动。邢老师通过案例,指出教师语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应对策略。
关于“守正”,邢梅萍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触动心灵的教育,上好每一节课是对学生最大的负责,是对教育最大的贡献。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上好课,她的体会是做到“三用”:用心、用时、用情。用心就是要了解学情,因为不同时代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用时就是要下苦功夫备课,备好课是打造魅力课堂的前提;用情就是要富有感染力,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注意力和对课程的热爱程度。课堂互动是让更多的学生与你进行知识和情感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只有付出真情,专注、专心、投入地讲课,才能赢得学生的心。
关于“创新”,她讲道,教学内容要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课程设计要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忙起来。教学的双向性要求教师不能只顾及自己教了什么,而更应该扪心自问: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教育不是工业,不是冰冷的生产线,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教育应该是农业,是种子,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作品,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最后,邢梅萍抒发了她从教33年的聊大情,与青年教师共勉:在聊大,甘当一颗螺丝钉,不让程序在自己这里停滞!希望新入职教师扎根聊大,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件事,为聊大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邢梅萍,聊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汉语教研室主任,聊城大学教学名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近几年荣获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齐鲁最美教师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审核 李华锋)
聊大要闻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2025-06-24
-
聊城大学教育硕士援疆支教团载誉凯旋2025-06-24
-
聊城大学尹蕾教授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申报研讨会作典型发言2025-06-24
-
首届省高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大赛落幕 我校获奖人数居参赛高校首位2025-06-23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智课杯”英文配音大赛中荣获佳绩2025-06-23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2025-06-23
-
聊城大学曲枫教授参加2025年北极大学联盟年会2025-06-23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 全力提升生源质量 2025-06-23
-
聊城大学与山东省气象局开启全面合作2025-06-21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萨摩亚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