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林大讲堂第63期:隋娜谈大学生发展规划及其科研感悟
为加强同学们的专业思想教育,11月25日,由农学院承办的聊城大学第63期“羡林大讲堂”于聊城大学东校区3号楼虚拟仿真实验室举行。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隋娜应邀为我校农学院师生作题为《甜高粱抗盐基因的分离与功能分析》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农学院分党委副书记许奎杰主持,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相关专业老师、同学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上,隋娜详细讲述了有关甜高粱抗盐基因的分离及功能分析的研究成果及其团队情况。我国盐碱地分布广泛,培育抗盐碱作物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甜高粱耐密性强、生物量高,同时具有抗旱、抗涝、抗贫瘠功能,是一种典型的拒盐植物。甜高粱抗盐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吸钾排钠,即使进入机体的钠离子也会通过一些转运分子将根中的钠离子排出到体外,或者将这些钠离子贮存到根茎结合部限制其向地上部分运输,从而减少钠离子对地上部分的伤害。她还讲解了她们科研团队在m6A甲基化修饰以及miRNA调控在甜高粱抗盐性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她还从其实验室研究生读研、考博等过程中克服的种种困难及当前获得的傲人成绩谈起,劝勉同学们应当意识到及早进入农学科研领域的重要性,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大学生应提升自身素质与专业素养,勇于付出、脚踏实地。她结合自身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及采取的处理对策表示,青年学者的成长绝非一蹴而就,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与丰厚的专业知识走好今后的科研道路。
隋娜,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优青,山东师范大学“东岳学者”拔尖人才。长期围绕甜高粱、玉米等植物的抗逆机理及分子机制进行一系列研究,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等刊物发表SCI论文60余篇,SCI他引600余次,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山东省“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等项目二十余项。
(审核 孙永旺)
聊大要闻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2025-06-24
-
聊城大学教育硕士援疆支教团载誉凯旋2025-06-24
-
聊城大学尹蕾教授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申报研讨会作典型发言2025-06-24
-
首届省高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大赛落幕 我校获奖人数居参赛高校首位2025-06-23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智课杯”英文配音大赛中荣获佳绩2025-06-23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2025-06-23
-
聊城大学曲枫教授参加2025年北极大学联盟年会2025-06-23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 全力提升生源质量 2025-06-23
-
聊城大学与山东省气象局开启全面合作2025-06-21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萨摩亚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