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书谭第二十六期:王作成解读《风俗论》
11月28日,我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王作成受邀做客湖畔书谭第二十六期,以《<风俗论>——从愚昧到文明》为题,带领同学们了解《风俗论》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王作成介绍了作者伏尔泰的生平经历及“启蒙运动的旗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等称号,充分肯定了伏尔泰毕生秉持理性光芒、抨击封建专制、宣扬启蒙思想的崇高精神。西方当时封建宗教迷信盛行、阶级偏见大行其道的社会背景促使伏尔泰顾往瞻来,笔耕不辍,前后倾注38年心血,以犀利的文笔、磅礴的气势创作《风俗论》,从地球的变迁、人种的起源、原始社会开端到18世纪的欧洲与亚洲,从人类社会的形成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再到宗教、文化等的嬗变,横跨数千年,纵横五大洲,揭露出教廷的黑暗腐朽、宗教迫害以及教派斗争,使历史学摆脱神学史学的单一性与愚昧性,对人民精神启蒙和后世文化形态史发展都具有革命性影响。他指出,虽然《风俗论》在空间上达到视野极限,在时间上无穷拉开,堪称十八世纪最完美的全球史,是史学启蒙的里程碑,但由于伏尔泰本身著书时资料来源和时代条件的局限性,使得《风俗论》存在忽略史学细节、非西方部分解读不够全面等缺陷,这也警示同学们在探索、学习过程中要始终秉持严谨全面的治学态度。
互动环节,王作成重点就“《风俗论》中存在的缺陷以及伏尔泰的创作困难”这一问题作了解答,他再次强调,做学问一定要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注重细节并且兼顾学术性和思想性两方面。
听过讲座后,同学们一致表示,伏尔泰弘扬理性主义与科学进步,创作《风俗论》,其漫长而艰辛的创作历程以及超乎常人的毅力激励着青年学子以勤奋、严谨之态学习探索思考,以砥砺奋进之姿激扬青春,以青年智慧力量助推社会发展进步。
(审核人 曹娜娜)
聊大要闻
-
聊城大学2025年教职工排球比赛开幕2025-05-07
-
《中国青年报》头版专题报道中刊发我校校友、学子积极参与西部计划的心声2025-05-07
-
地理与环境学院: 发挥学科优势 主动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2025-05-06
-
学校召开学科建设专题工作会议2025-05-01
-
聊大“智造”解决轴承工业质检难题2025-04-29
-
学校举办五四青年节国旗下话成长教育活动2025-04-29
-
我校召开省属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专项会议2025-04-28
-
聊城大学获批2项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2025-04-28
-
学校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暨就业工作联络员座谈会2025-04-28
-
第三届全国团簇科学前沿论坛暨《多金属氧簇》研讨会在聊城大学召开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