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大讲坛:翟奎凤教授谈君子至德与政德修养
6月6日,由政管学院承办的聊大讲坛在东校区6#A204举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翟奎凤教授为师生们作了题为《君子至德与政德修养——孟子“与人为善”大义通释》的主题报告。报告会由政管学院院长唐明贵教授、哲学系延玥博士主持。
翟奎凤教授从做事、做人、为君和处世四个方面层层深入、由浅入深解析孟子“与人为善”的古解和今义,并结合具体实例阐明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他看来“与人为善”中不仅包含着一种平易近人的处世态度,更是君子所具有的高尚品行。以“与人为善”在当今社会的延伸内涵为切入点,翟奎凤教授指明在现代汉语语境下含义简单明确的词汇,往往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含义。因此,翟奎凤教授辩证指出,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把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引申到古代的含义中,而是要全面分析“与人为善”在不同时期的深刻内涵。
通过解析《孟子》中“与人为善”的出处原文,翟奎凤教授循序渐进地阐释其在做事、做人、为君、处世四个方面所具有的深刻内涵。“采善于人、群众路线”这是对“与人为善”最古典的解释,在翟奎凤教授看来,处事应当“计及下者无遗策,举及众者无废功也”,他强调要群策群力、多闻多问。针对“与人为善”的多种表现形式,翟奎凤教授从与人相处、帝王学、处世之道等方面阐明“与人为善”的当代价值,即不仅做到“助人为善、乐道人善”,更要“尊重人才、知人善任”,从而达到“大公无我、万物一体”的大成儒学境界与仁者情怀,继而营造一个真正为善的环境。
翟奎凤,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山东省泰山青年学者、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学者。兼任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网站主编、曾子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聊大要闻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2025-06-24
-
聊城大学教育硕士援疆支教团载誉凯旋2025-06-24
-
聊城大学尹蕾教授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申报研讨会作典型发言2025-06-24
-
首届省高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大赛落幕 我校获奖人数居参赛高校首位2025-06-23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智课杯”英文配音大赛中荣获佳绩2025-06-23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2025-06-23
-
聊城大学曲枫教授参加2025年北极大学联盟年会2025-06-23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 全力提升生源质量 2025-06-23
-
聊城大学与山东省气象局开启全面合作2025-06-21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萨摩亚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