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教师在新华出版社出版运河研究著作
近日,由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胡梦飞副教授撰写的《运载千秋:中国大运河传》一书在新华出版社出版。
《运载千秋:中国大运河传》是一部旨在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国大运河辉煌历史、独特风貌及深远影响的通俗性著作。全书总计35万字,共七章内容。该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通过生动的叙述和场景再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利用地图、图表、照片等多种方式,展示大运河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全方位展现大运河的独特风貌。其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详细阐述大运河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萌芽,到隋唐时期的形成,再到宋元明清各朝代的繁荣与发展,以及近现代的保护与复兴历程。通过这一时间线的梳理,让读者了解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历史见证者的独特地位。
二是介绍大运河在漕运、水利、航运等方面所体现的制度文化和技术创新,展现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三是分析大运河作为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如何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深入分析大运河对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四是提炼大运河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如开放包容、勇于创新、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通过具体的事例和人物故事,让读者感受到这些精神在运河文化中的体现和传承。
《运载千秋:中国大运河传》是一部贯通千年文明的流动史诗,更是一部解码中华文明基因的地理志与精神史。这部著作以大运河为轴线,将水利工程的磅礴伟力、王朝兴衰的风云际会、南北文化的交融共生熔铸为一部波澜壮阔的文明长卷,在历史纵深与当代视野的交织中,揭示了这条“流动的文化”如何塑造中国、影响世界。该书的出版,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运河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可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关于大运河保护和利用的科学依据和借鉴经验,为文化旅游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指南,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审核 郑民德)
聊大要闻
-
白成林带队赴山东省社科联座谈交流2025-08-15
-
我校获批承办5项2025年山东省中小学校园长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2025-08-14
-
聊城大学召开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推进会2025-08-14
-
我校承办2025年水城“三名”暨教体系统干部专题培训班2025-08-12
-
我校计算机学院荣获2025年度中国仿真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2025-08-11
-
聊城大学2025年普通本科录取工作顺利结束 生源质量稳中向好2025-08-09
-
学校举行2025年度孔子学院外派人员出发仪式2025-08-09
-
2025年中国高校“校长杯”羽毛球比赛圆满收官2025-08-06
-
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入选2025年AMI智库2025-08-06
-
《生驴乳质量分级》等5项标准审查会在我校召开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