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数字聊大
访客及考生
联系我们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搜索
数字聊大
思政年历
联系我们
  •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资讯

首页 - 聊大要闻
分享到

【中国教育报】报道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探索 电子信息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 时间 :2025-06-27
  • 阅读次数 :
  • 字体 :
    【大】
    【中】
    【小】
  • 作者 : 张霞 王明红 郑世玲 牛慧娟

  【编者按】6月16日,《中国教育报》第8版“教育视窗”版面,以《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深耕专业建设 育德才兼备创新型人才》为题,专题报道了我校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色建设路径与显著成效。

  

  

  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深耕专业建设 育德才兼备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政策,聚焦通信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专业发展之路。

  思政引领,铸牢专业建设之魂

  学院加强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抓好课程思政建设。专业教师聚焦行业“卡脖子”技术突破、通信发展史等案例,将科技创新、工匠精神、工程伦理多维渗透教学,构建“理论实践双线”育人模式:理论课厚植家国情怀,实践课强化团队协作与严谨治学,系统培育兼具专业技能与职业品格的通信人才。

  学院以新工科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凝练出一系列成果,并成功获批“新时代背景下基于课程思政的通信工程一流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建设”“‘大数据+新工科’背景下的‘11343’数字化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等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以及“基于立德树人的电子信息类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内涵建设”教育部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指委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

  为确保课程思政有效实施,学院构建了从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全方位融入机制。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和融入点。在教学设计中,精心选择思政案例,创新教学方法,利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增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通过项目案例将思政元素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各个方面,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目前,通信工程专业已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显著增强。

  优化课程,夯实专业发展根基

  通信工程专业紧扣时代脉搏,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求,在课程思政、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推动下,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优化。在课程设置上,学院强化数学、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增加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度,让学生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学院注重实践课程建设,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构建了从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到创新实践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院构建课程质量全流程监管体系,严控教材选用、教师授课及考核评价三环节。专家定期审核教学大纲及教材,确保内容科学前沿;采用“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双轨监督,动态反馈问题并督促整改;推行过程性考核模式,通过多元评价体系综合衡量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发展水平。

  通过课程体系优化,学生在各类考试和竞赛中的成绩明显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得到企业的一致认可。近年来,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水平,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师资强基,打造专业教学队伍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力量。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设立专项教师培养基金,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入专业团队。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对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与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

  通信工程专业汇聚了一批高水平师资。学院副院长、专业负责人承担多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主持多项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和科研课题,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其科研成果获教育部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技术)二等奖等多项奖励。此外,项目组骨干成员为课程负责人、实验室主任或一线专业课骨干教师。部分成员参与了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训课程改革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多名教师在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赛事中获奖,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指导学生竞赛方面,学院教师悉心指导,培养出众多优秀学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产教融合,拓展专业发展空间

  通信工程专业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学院与多家知名通信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企业的实际项目和先进技术设备,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需求,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学院邀请企业专家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参与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等,为学生带来行业前沿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科研合作方面,学院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项目,共同攻克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科研合作,在提升学院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支持。部分科研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学院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和技术交流活动,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提升通信工程专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通过产教融合,通信工程专业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多元发展,彰显专业建设实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通信行业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在华为、中兴、中国移动等知名企业中,都有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身影,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赢得了企业的赞誉。

  在学科建设方面,通信工程专业已成为国家级别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在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特色,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近年来,专业教师承担多项国家级别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多项科研奖励。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院依托专业优势,提供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教师团队助企攻克技术难题,推动通信产业升级;联合政府部门、企业共建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未来,聊城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进行创新,持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通信人才,为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相关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5-06/16/content_144747_18614921.htm

  

聊大要闻

  • 白成林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2025-06-26
  • 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我校毕业季活动
    2025-06-25
  • 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在萨摩亚阿皮亚召开
    2025-06-25
  • 农业与生物学院厚植“五红”党建沃土 引领培育强农新力量
    2025-06-25
  • 聊城大学·潍柴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管理委员会成立
    2025-06-24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
    2025-06-24
  • 聊城大学教育硕士援疆支教团载誉凯旋
    2025-06-24
  • 聊城大学尹蕾教授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申报研讨会作典型发言
    2025-06-24
  • 首届省高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大赛落幕 我校获奖人数居参赛高校首位
    2025-06-23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智课杯”英文配音大赛中荣获佳绩
    2025-06-23

招生热线: (0635)2031177     8239405(本科)
 (0635) 8239267(研究生)

校长信箱:xzxx@lcu.edu.cn

网站信箱:webmaster@lcu.edu.cn

电话:(0635) 8239115 8239155

传真:(0635) 8239303

地址:中国山东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