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举办“青廉课堂”专题讲座 深化毕业生廉洁教育
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引导毕业生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5月30日下午,由学生工作处主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青廉课堂”在辰晖楼“青年之家”举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延玥应邀以《“廉”与“贪”的对决》为主题,作廉洁教育专题课堂。学生工作处学生职业发展中心、部分就业指导老师及200余名毕业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延玥副教授从“廉”的字源本义出发,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廉”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形态,指出其最初描绘的是“堂屋侧边锐利的棱角”之形,这一形象比喻不仅体现了古人“以物喻德”的智慧,更揭示了廉洁品格的本质特征——方正有度、棱角分明。在阐释“廉”的器物文化内涵时,她重点解读了《周礼·考工记》中“欲其帱之廉也”的记载。她解释道,古代工匠制作车盖时追求“廉”的品质,既要边缘整齐又要棱角分明,这种对工艺精益求精的态度,恰恰体现了“廉”作为道德标准的核心要义。教授还引申到《孟子》“廉,人之高行也”的论述,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廉洁始终被视为崇高的德行。 在对比“廉”与“贪”的哲学内涵时,延玥副教授援引《老子》“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的智慧,指出廉洁并非刻板严苛,而是“守底线而有温度”的修养境界。在引用“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时,她警示道:“贪欲如硕鼠蛀蚀社会根基,青年唯有常怀敬畏,方能避免沦为‘啮黍之徒’。”此外,她还列举了几则“校园中的贪”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构筑起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
“同学们即将从‘象牙塔’走向‘大社会’,廉洁不仅是纪律要求,更是立身之本。”延玥呼吁毕业生“检欲戒贪,从校园开始”。
据悉,本次讲座是学校“毕业教育”的重要一环,后续将通过案例研讨、学习《2025聊城大学廉洁从业手册》等形式,持续筑牢毕业生思想防线。
(审核 都超)
聊大要闻
-
《环球时报》(英文版)专版报道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工作2025-09-16
-
聊城大学51名志愿者获全国西部计划项目办考核等次优秀表彰2025-09-15
-
聊城大学召开2026年预算编报工作部署会2025-09-15
-
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研讨班”圆满结业2025-09-15
-
聊城大学举办援疆实习支教研究生AI赋能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2025-09-14
-
中国“南竹北移”学术经验交流会在聊城大学举行2025-09-14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级学生军训团编成会议2025-09-14
-
聊大学子在全国各类学科竞赛决赛中连续折桂2025-09-13
-
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开展新任职干部廉政教育2025-09-13
-
聊城大学党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持续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 凝聚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