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数字聊大
访客及考生
联系我们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搜索
数字聊大
思政年历
联系我们
  •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资讯

首页 - 聊大要闻
分享到

薛庆旺教授课题组在纳米诊疗一体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时间 :2024-12-25
  • 阅读次数 :
  • 字体 :
    【大】
    【中】
    【小】
  • 来源 : 化学化工学院
  • 作者 : 化学化工学院

  近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薛庆旺教授课题组开发了集成FRE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成像和化学动力学疗法(CDT)的诊断治疗纳米系统以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肺部肿瘤,相关研究成果以《具有自驱动FRET放大器和自供给过氧化氢的3D DNAzyme马达纳米装置用于增强肺癌中的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分析和化学动力学治疗  》(3D DNAzyme Motor Nanodevice With Self‐Powered FRET Amplifier and Self‐Supplied H 2 O 2  for Enhancing Human Neutrophil Elastase Profiling and Chemodynamic Therapy in Lung Tumor)(DOI: 10.1002/advs.202406599)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尖端科学》(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1区,IF="14.3)。该期刊是跨学科的高影响力期刊,专注于材料科学、化学、生物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创新研究。

  

  纳米诊疗一体化是当前研究肿瘤个性化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对纳米材料的理性设计和合成,将目前临床上诊断和治疗两个分离的过程、功能集成于一个纳米载体,构成了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因其在单个纳米系统内集成多种功能(包括靶向、成像和治疗)的能力而获得广泛认可。它能够实时、精确诊断病情并同步进行治疗,而且在治疗过程中能够监控疗效并随时调整给药方案,有利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减少毒副作用。纳米载体系统由于具有良好的可修饰性和负载活性(或功能)物种能力,非常利于构筑纳米诊疗一体化平台,在精准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开发能够在活细胞和体内灵敏成像以及高效化学动力学治疗的一体化纳米系统,对于动态监测人类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有效治疗肺肿瘤具有相当大的价值。在此,我们设计了一种肽组装的 3D DNAzyme 马达纳米装置,在肿瘤微环境中,该马达纳米装置通过生物杂交链反应和核酸酶之间的协同交叉激活,实现了指数放大式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提高了成像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同时,该马达纳米装置负载的CuO2改善了 Cu(II)催化的芬顿反应,增强了溶酶体脂质过氧化积累和提高了化学动力学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马达纳米装置能够成功筛选潜在的酶抑制剂,并区分正常人和肺癌患者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表达水平,这表明该纳米装置有望成为准确诊断和治疗肺肿瘤的有效工具。

  该研究成果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2021级硕士生杜慧琰为第一作者,薛庆旺教授是三位通讯作者之一。我校生物医学与食品分析团队许恩胜博士、徐一涵博士参与了部分研究工作

  本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等项目的大力支持。

  (审核 张宪玺)

聊大要闻

  • 校工会(妇委会)举办第二期“桃李芳华”湖畔沙龙活动
    2025-09-17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约旦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仪式顺利举行
    2025-09-16
  • 聊城大学举办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微思政课交互体验活动
    2025-09-16
  • 《环球时报》(英文版)专版报道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工作
    2025-09-16
  • 聊城大学51名志愿者获全国西部计划项目办考核等次优秀表彰
    2025-09-15
  • 聊城大学召开2026年预算编报工作部署会
    2025-09-15
  • 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研讨班”圆满结业
    2025-09-15
  • 聊城大学举办援疆实习支教研究生AI赋能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2025-09-14
  • 中国“南竹北移”学术经验交流会在聊城大学举行
    2025-09-14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级学生军训团编成会议
    2025-09-14

招生热线: (0635)2031177     8239405(本科)
 (0635) 8239267(研究生)

校长信箱:xzxx@lcu.edu.cn

网站信箱:webmaster@lcu.edu.cn

电话:(0635) 8239115

传真:(0635) 8239303

地址:中国山东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