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属动物高效饲养与繁育技术国际培训班圆满结业
8月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主办,聊城大学承办的“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马属动物高效饲养与繁育技术国际培训班”在山东聊城圆满结业,来自蒙古国的22名学员完成了为期15天的培训学习,顺利拿到了结业证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白成林出席结业典礼。
在此次培训班中,中蒙两国的专业人士跨越了语言与文化的界限,围绕马属动物的育种与繁殖、疾病预防与控制、营养与饲养管理、马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与学习。双方不仅分享了各自在相关领域内的宝贵经验和技术成果,还就共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坦诚的对话,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白成林代表主办方祝贺培训班圆满结束。他谈到,中蒙是山水相连的永久邻邦,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此次国际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是知识传递与技术交融的见证,更体现了中蒙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与共同的追求。希望各位学员能够将这次培训中的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马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希望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能够成为中蒙两国在马产业领域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山东省科技厅科技合作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李承彬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培训班是加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培训工作虽已结束,但对于中蒙两国在马属动物方面的合作而言,这不仅是一段学习旅程的圆满结束,更是开启了双方深化合作、共创未来的崭新篇章。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开启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共同探索马属动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同时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让中蒙友谊之花在马背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聊城市科技局局长王相东表示,科技知识跨国界流动、交融发展是大势所趋,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是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必选项”。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中蒙两国在马属动物领域的交流合作,也为双方进一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希望双方今后从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多个方面继续开展深入合作,为马属动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蒙古国粮食、农业和轻工业部畜牧司专家纲图拉嘎先生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表示,经过15天充实的学习,不仅充分了解了中国以及全球马产业的发展现状,学习了马属动物高效选育、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精液冷冻等先进技术,还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中国马属动物饲养环境、管理方式与产品加工制作流程。他认为,本次活动推进了中蒙文化交流,也是中蒙友谊的象征,回国后学员们将会把在本次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推广给牧民,让牧民也跟进现代化饲养的脚步,为日后中蒙两国的科学发展研究作出贡献。
与会负责人为培训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山东省科技厅,聊城市科技局,聊城大学科学技术处、聊城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内蒙古农业大学和来自蒙古国的学员等参加了培训班结业典礼。
(审核 贾泽峰)
聊大要闻
-
聊城大学召开纪委全体(扩大)暨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2025-07-07
-
聊城大学在第三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中斩获佳绩2025-07-06
-
我校计算机学院荣获2025年度中国仿真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25-07-05
-
学校召开微专业建设工作交流会2025-07-05
-
“学术山东2025:社会科学名家指导课” 活动在聊城大学举行2025-07-04
-
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报道聊城大学清廉学校建设做法2025-07-03
-
聊城大学举行2025届国际学生毕业典礼2025-07-02
-
山东省气象学会副秘书长任年民一行来访2025-07-02
-
第七批援疆支教师生顺利返校2025-07-02
-
我校数学科学学院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