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译丛”系列丛书《北极考古与宇宙观》出版发行
近日,我校北冰洋研究中心创办的“北冰洋译丛”系列丛书第四部译作《北极考古与宇宙观》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北冰洋译丛”是国内首套以系列丛书形式译介国际上北极人文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读物,由曲枫教授担任主编。
《北极考古与宇宙观》以关系本体论这一当今学术界最前沿的理论为视角,结合丰富的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志与民间传说材料,对欧洲北极史前社会的物质性、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灵性本体论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本书中,作者从人对世界的感知与互动以及北极在欧洲文化中的地位这两个角度论述了神话中与现实中的北极世界,同时为广大读者理解北极资源、自然环境保护以及本土原住民权利等有关北极社会的全球性重大问题提供极具时间深度的历史视角。
尤为重要的是,《北极考古与宇宙观》不仅完全采用了关系考古学理论视角,而且采用了一种全景式整体论叙事方式。首先,它并不遵循传统考古学的分类模式,即依据传统的物质与精神二元论观念从文化现象出发进行现象描述与阐释,而是按自然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化景观来分类并依次叙述。其次,该作打破传统编年史的线性时间秩序,采用一种非线性时间视角,即使用时间“错置”方法来建构其叙事框架,因而使历史、文化、神话、社会、人与非人生命的日常生活以一种非历史主义方式形成了重叠式组合。
本书英文原作者分别为芬兰欧陆大学的赫瓦教授与赫尔辛基大学的拉赫玛教授。后者所在的赫尔辛基大学文化系与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已有数年的学术合作关系。2022年,曲枫教授还应芬方邀请至赫尔辛基大学讲学。本书的翻译与出版是双方合作项目之一。
本书翻译团队由曲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岩博士与北冰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刘玮组成。刘玮为北冰洋研究中心与阿拉斯加大学人类学系博士联合培养项目的在读博士生。
本译作是汉语文献中首部有关芬兰等北欧北极地区的考古学译作,也是北冰洋研究中心“北极人文话语构建的中国视角”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
(审核 曲枫)
聊大要闻
-
校工会(妇委会)举办第二期“桃李芳华”湖畔沙龙活动2025-09-17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约旦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仪式顺利举行2025-09-16
-
聊城大学举办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微思政课交互体验活动2025-09-16
-
《环球时报》(英文版)专版报道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工作2025-09-16
-
聊城大学51名志愿者获全国西部计划项目办考核等次优秀表彰2025-09-15
-
聊城大学召开2026年预算编报工作部署会2025-09-15
-
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研讨班”圆满结业2025-09-15
-
聊城大学举办援疆实习支教研究生AI赋能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2025-09-14
-
中国“南竹北移”学术经验交流会在聊城大学举行2025-09-14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级学生军训团编成会议202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