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数字聊大
访客及考生
联系我们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搜索
数字聊大
思政年历
联系我们
  •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资讯

首页 - 聊大要闻
分享到

踔厉奋发正青春 笃行不怠向未来——致2022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 时间 :2022-06-14
  • 阅读次数 :
  • 字体 :
    【大】
    【中】
    【小】
  • 来源 : 党办

  踔厉奋发正青春  笃行不怠向未来

  ——致2022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党委书记 关延平  党委副书记、校长 王昭风

亲爱的2022届毕业生同学们:

      恰逢建团百年,正当青春韶华,又到了庆祝与惜别的毕业季。在此,我们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顺利毕业的8013名本科毕业生、910名硕士毕业生,送上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培育和支持你们成长成才的老师们、家长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精彩的青春,从来都是以奋斗为名。大学期间,你们在“互联网+”、全国“挑战杯”等竞赛中创新创造、屡获殊荣;你们在龙舟、音乐、舞蹈等国内外比赛中大显身手、捷报频传;你们在专业学习中勤勉刻苦、孜孜以求,2200余名同学考取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29名同学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满园桃李数不尽,异彩纷呈在今朝!正是这一个个坚实的脚步,踩实了你们的求学奋进之路。母校为你们的成长喝彩!为你们的奋斗骄傲!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与时代紧密相连。你们入学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时,毕业于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历练于“世纪疫情”的考验之中,参与了中华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目睹了历经百年风雨的中国共产党恰是风华正茂,现已阔步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临别之际,寄语四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希望你们“扎根”泥土,扬爱国情,金石不渝长青春志气。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从“蛟龙探海”“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到“神舟十三”航天员在太空首次径向交汇对接、成功返回地球,再到北京“双奥”成功举办、“神舟十四”逐梦星辰,我们共同见证了这百年前中国青年夙夜梦寐的民族复兴盛世景象。

  在聊大,你们自觉担当时代重任,响应祖国需要,20年接力前行,1600余名优秀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奔赴祖国西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弘扬繁森精神,西部建功立业”的责任担当,续写着西部计划的“聊大现象”。7月份又将有一批毕业生踏上志愿服务西部的青春旅程,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面向未来,希望你们传承好聊大人的家国情怀,将国之所需、民之所向作为人生的奋斗航向,以“请党放心”的青春誓言、“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融入时代,把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用昂扬向上的行动彰显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希望你们“破土”而出,怀进取心,砥砺前行硬青春骨气。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寄语广大青年:“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这既是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同学们坚持不懈砥砺奋进的勉励鞭策。

  还清晰记得,疫情期间,同学们从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争做核酸检测志愿者,成为参加学校疫情突发的演习者,全体2022届毕业生参与了全社会抗击疫情的沉浸式思政大课,在担当中领略了党的领导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面向未来,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未知的风险和考验。希望大家不畏“疫情”遮望眼,明辨是非、恪守正道,面对外部诱惑,做到保持定力、慎独慎微;面对岁月静好,做到饮水思源、感恩图报;坚守道德正义,保持一身正气,让自己的人生道路行得更正、走得更远;坚持执着奋斗,保持对事业的初心与热爱,拒绝“佛系”“躺平”,与“划水”分道扬镳,以持之以恒的知识进步、能力发展、素养提升和人格完善,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希望你们“拔节”生长,砺勤学志,追求卓越强青春勇气。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四年来,你们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奖2000余人次,获得校级以上大创项目奖励1000余人次,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累计70余项。“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在你们身上得到生动诠释。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快推进,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对科技创新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面向未来,希望你们走出校园后,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思想、自立自强的创新实践和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更加主动地参与创新范式迭代、创新内容转变、创新组织变革等进程;要时时处处保持本领恐慌和归零心态,苦练本领、增长才干,敢冲敢闯、敢想敢干,以新视角、新思路、新办法开拓创新,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要积极拓展认知边界和思维格局,以进取之心服务社会,以赤子之心服务国家,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年轮中刻录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成就你们的卓越人生。

  希望你们“抽穗”结实,做实干家,行走无疆蓄青春底气。 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高扬,青春的底色永远离不开对奋斗的坚守。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近半个世纪以来,分布在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聊城大学22万余名毕业生,有的成为知名学者、商界骄子,有的担任了党政部门的领导职务,更多的成为基础教育战线上的业务骨干。但不论在什么岗位,他们都敦厚朴实而不愚巧、奋发进取而不保守、爱国忧民而不自私、志存高远而不失本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磨砺出了“勤学耐劳、乐于吃苦,脚踏实地、勇于进取,志存高远、甘于奉献”的优良精神品质。这是聊大校友的响亮品牌,也是需要你们继续在各行各业扎根奋斗、击水中流,共同用心用力维护的精神底色。面向未来,希望大家沿着前辈的光辉足迹,立足岗位,忠诚履职,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练就本领、提升自我中下好“本手”,在开拓创新、直面挑战中练好“妙手”,在戒骄戒躁、慎思笃行中力避“俗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基层一线经受磨砺、在创新创业中走在前列、在社会文明建设中引风气之先,把用青春生命铸就的文章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

  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再见了,亲爱的同学们!无论你们走到哪里,不管你们身在何方,母校永远是你们奋斗前行的坚强后盾,你们也将成为母校永远的牵挂。希望同学们带着母校的祝福,带着理想、带着自信,向着全新的目标扬帆起航,在生命的长卷中尽情书写绚丽壮阔的人生华章。最后,衷心祝愿2022届全体毕业生乘风破浪、鹏程万里,前程似锦、一生幸福!

聊大要闻

  • “2025携手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对话会”在萨摩亚举办
    2025-06-28
  • 李兆俊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2025-06-27
  • 苏明海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2025-06-27
  • 【中国教育报】报道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探索 电子信息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5-06-27
  • 白成林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2025-06-26
  • 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我校毕业季活动
    2025-06-25
  • 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在萨摩亚阿皮亚召开
    2025-06-25
  • 农业与生物学院厚植“五红”党建沃土 引领培育强农新力量
    2025-06-25
  • 聊城大学·潍柴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管理委员会成立
    2025-06-24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
    2025-06-24

招生热线: (0635)2031177     8239405(本科)
 (0635) 8239267(研究生)

校长信箱:xzxx@lcu.edu.cn

网站信箱:webmaster@lcu.edu.cn

电话:(0635) 8239115 8239155

传真:(0635) 8239303

地址:中国山东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