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数字聊大
访客及考生
联系我们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搜索
数字聊大
思政年历
联系我们
  •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资讯

首页 - 聊大要闻
分享到

地环学院翟胜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 时间 :2022-01-19
  • 阅读次数 :
  • 字体 :
    【大】
    【中】
    【小】
  • 来源 : 科学技术处
  • 作者 : 地理与环境学院

  1月13日,我校地理与环境学院翟胜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有害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氧化改性梧桐树叶生物炭对水中镉的吸附机理》(Adsorption mechanisms for cadmium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oxidant-modified biochar derived from Platanus orientalis  Linn leaves)的研究性论文。我校研究生殷凯玥为本文的第一作者,翟胜教授和王巨媛副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聊城大学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有害材料杂志》是中国科学院JCR分区下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的一区TOP期刊,2021年影响因子为10.588。

  

  生物炭是生物质限氧热解热化学转化的副产物,由于其高孔结构和丰富官能团,生物炭对重金属表现出优异的亲和力。许多研究表明,化学改性可以提高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关于梧桐树叶生物炭氧化改性吸附去除重金属效果和机理尚不清楚,氧化改性生物炭在实际水体中的应用效果也未见报道。

  为此,该文首次选取有机废弃物梧桐树叶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利用多种化学氧化剂对原始生物炭进行改性,探究氧化改性生物炭对水中Cd2+的吸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在pH为6.0的条件下,KMnO4改性生物炭(MBC)比H2O、2O2和K2Cr2O7改性生物炭(WBC、HBC和PBC)能更有效地去除水中的Cd2+,去除率高达98.57%。从去除机理来看,MnOx络合是MBC吸附去除率高的主要机理;此外,Cd2+与含氧官能团的络合、沉淀、阳离子-π相互作用、离子交换也参与了吸附过程。而WBC、HBC和PBC的去除效果不理想,稳定性较差;这是由于离子交换和沉淀作用减弱所致。通过氧化改性生物炭应用于原位水体实验,发现MBC对原位水体中的Cd2+仍具有较高的吸附去除能力。

  本研究不仅发现了MBC对Cd2+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阐明了主要吸附机理,也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思路,对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该研究得到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20MC088;ZR2020QE234)、聊城大学畜牧学科开放项目(No. 319312101-18)、聊城大学科技计划项目(318011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07092,417012430)等项目的资助。

  地理与环境学院资源利用与生态安全团队,由翟胜教授担任带头人,围绕黄河中下游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进行了相关研究,共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9项。近年来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20篇,专利近10项。团队成员指导研究生获得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山东省教学技能大赛各级奖励共计10余项。团队成员在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荣获优秀指导教师5人次。

  下一步团队成员将继续立足黄河中下游地区(含黄河三角洲),紧紧围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通过炭化改性、堆肥发酵、肥化利用等多途径深入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实现污染土壤修复、土壤肥力提升、土壤环境友好,为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战略贡献力量。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22000498

  (审核 郭尚敬)

聊大要闻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
    2025-06-24
  • 聊城大学教育硕士援疆支教团载誉凯旋
    2025-06-24
  • 聊城大学尹蕾教授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申报研讨会作典型发言
    2025-06-24
  • 首届省高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大赛落幕 我校获奖人数居参赛高校首位
    2025-06-23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智课杯”英文配音大赛中荣获佳绩
    2025-06-23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
    2025-06-23
  • 聊城大学曲枫教授参加2025年北极大学联盟年会
    2025-06-23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 全力提升生源质量​ ​
    2025-06-23
  • 聊城大学与山东省气象局开启全面合作
    2025-06-21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萨摩亚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
    2025-06-21

招生热线: (0635)2031177     8239405(本科)
 (0635) 8239267(研究生)

校长信箱:xzxx@lcu.edu.cn

网站信箱:webmaster@lcu.edu.cn

电话:(0635) 8239115 8239155

传真:(0635) 8239303

地址:中国山东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