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轶聊大 岁月如歌】校园电视台 就在“顶层”
技术进步是媒体发展的强大助力。伴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校园电视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逐步进入高校媒体并发展壮大,在校园媒体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聊大于此同样敢为天下先。
(一)机构沿革
1993年10月,一纸调令把我从干了三年的艺术系办公室岗位上,调整到位于办公楼顶层七楼的教务处电教中心,开始了我长达20年的“老七楼”日子。来之后才知道,学校电教中心李焕芹老师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电教设备的作用,报请学校成立校园电视台,并向时任校长刘大文推荐我来作编辑。
刚来电教中心,面对复杂昂贵的电视摄录编设备,我是一头雾水。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拍摄与编辑以电教中心的李焕芹老师和王广新老师为主,我主要是负责文字稿件的编写,播音员是刚毕业的教务处张雳君老师(现中央电视台制片人、资深编导)。
依托电教中心的人员、设备和其他资源,一个星期后,节目就开播了!时任党委书记王文正教授,亲临演播室录制了开播致辞。自此,聊城师范学院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地拥有了自己的校园电视节目。
当时的节目设置是,每周制作一次“一周要闻”,周六、日晚的《新闻联播》之后,由电教中心王立新老师(后来转给发射室的胡炳林和巨秋菊老师)射频调制后开路发射,供大约半径2公里范围内的电视用户接收。新闻节目之后会播放一部电影,后来发展成“周末影院”栏目。由于是开路发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聊城市民都能接收到。
因为造价高昂的电视制作设备的限制,新闻电视台跟着电教中心为筹建教育技术专业从教务处分到物理系;教育工程系设立以后,又一起成为教育工程系的一部分。直到1997年,学校在宣传部成立了广播电视科,算是把游离在“外”的校园电视媒体纳入了正确的管理轨道,理顺了从属关系。虽然实际工作中人员和设备还是共享共用,但毕竟有了明确的职责分工和资产设备分账。直到学校更名“聊城大学”后的2004年,传媒技术学院在羡林湖畔新建的综合实验楼装修了新的演播室和实验室,两家的人员和设备才算真正分开。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刚成立不久的学校高新技术公司建设校内闭路电视系统,在电视台所在的七楼增设了卫星接收天线和机房,给学校电视台专设了一个频道,日常转播凤凰卫视中文台,周六、日晚上插播自办节目“一周要闻”和“周末影院”。后来,国家加强对境外电视节目收视的管理,市电视台的法规科就经常来查没设备并处罚。高新公司让我一起去市电视台交罚款,在跟市电视台交流之后,了解到省广电厅科技处有一个卫星电视节目进高校的活动,除了出具卫星电视接收许可证之外,还免费赠送接收机。第二天,我们就去了省厅科技处,办理了四套境外节目的接收许可证。自此,学校名正言顺地开始在闭路电视网内转播凤凰卫视中文台、星空卫视、澎博财经、TVB8等境外电视节目,比地方的有线电视网多了一个识别特征。校电视台节目也调整到澎博财经的转播频道,保证了凤凰卫视节目的完整性,深受师生欢迎。
2002年,学校成立了新闻中心,在党委宣传部领导下,将校报、广播、电视、网络新闻等校内媒体归于新闻中心统一管理。伴随着学校更名,各媒体的名称也随之以“聊城大学”冠之。校内媒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
早期电视节目的保存只有录像带一种方式。因为塑料带基容易老化,会造成磁粉脱落,信号损失以至于消失,需要恒温恒湿无尘环境,并定期取出放到放像机里快进快退跑一遍(俗称“跑带”),以免发生带基粘连。当时校电视台没有这样的保存环境。学校档案馆为了做好视频档案保存,专门定制了几台冰箱一般的录像带存储柜,将电视台的“一周要闻”节目带统一归档保存。
随着电脑和硬盘存储技术的进步,电视设备制造企业根据专业电视台需要,融合视频素材联网及节目编播管理,组建了一种基于网络共享和大容量存储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我们较早地盯上了这项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连续几年跟进并向学校申请,终于在时任党委书记程玉海支持下,学校拨发专项资金,于2006年采购了减配定制的大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完整的系统动辄数百上千万,我们经过艰苦的谈判,由大洋为我校定制了30余万的简配系统),在高校乃至地市级电视台率先实现了视频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管理。可惜由于后续技术人员配置、超大录入工作量以及盘阵扩容等问题的限制,早期视频节目的转录建目工作未能最终完成,成为我一大工作憾事。
2013年底,学校调整我任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自此告别了25年(减去中间艺术系办公室3年)的校内媒体工作生涯。
(二)个人成长
我喜欢摄影摄像,调制灯光音响。干了电视工作后,摄像机和录像机的操作很快就学会了。王广新老师手把手地教给我使用编辑系统,为了给一个文科生说清楚控制磁迹,一遍一遍地给我画图,等我终于搞清楚了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的区别,就可以自己剪辑节目了。当时使用的字幕机是与央视同款的索尼70GP,操作系统和字幕程序都在一张3.5寸的低密软盘上,字库在另一张软盘上。那时电教中心刚分配来的张冠文老师也配合新闻电视台工作并为电视节目做了很长时间的字幕,还耐心地教我使用它。后来,国产字幕机厂家崛起,功能升级,价格降低,我们也购置了一台国产大洋字幕机,厂家安排我去北京进行了培训,回来后电视节目包装上了一个新台阶。
电教中心的氛围是放松的,李焕芹老师耐心地指导我学习使用所有的设备。大约在1995年初,中心购置了一台带有视频采集卡的多媒体电脑,是当时全校配置最高的电脑。在这台机器上,我学会了二维动画软件AnimatorPro,三维动画软件3DS4.0,并且用二维动画为当时电教中心承接的省教育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系列片制作了很多在当时看来非常时尚的视频动画。也是在这台机器上,我把从北京微软得来的 20余张软盘的Windows95,在光通讯研究所的曹健老师帮助下,试装了一次,体验了脱离DOS环境的全新操作系统。这些,都是在焕芹老师支持下完成的。把设备功能发挥利用到极致,虽有艰苦办学、设备简陋的无奈,却也培养了我们敢于尝试的钻研精神。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学校电视节目的美工和剪辑方式都模仿着央视,尤其是有了多媒体电脑和大洋字幕机之后,校园电视节目开始设计台标,制作栏目片头、挂角动画,字幕模板的设计、入出方式等,都向央视看齐,常常得到来学校采访的地方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夸赞。2005年山东高校开展德育评估,我们制作的聊大德育工作专题片《点亮航标》,就在评估汇报现场引发了观众“跟中央台一样”的赞叹。
教育部曾经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资助,为全国高校添置教学设备。在世行贷款二标的设备中,电教中心申请了一套模拟信号时代日本索尼公司的VO高带编辑系统9850,等到配送的时候,该机型已经停产,教育部通知相关院校根据此套系统的价位申报可以更换的设备。焕芹老师经过详细地考察对比,申报了一套索尼公司DVCAM数字编辑系统,在全国相关高校置换的设备中是唯一的,教育部相关人员也甚为赞赏。学校为此专门花了十几万元配套了DVCAM摄像机。自此,学校电视节目的信号指标终于能够顺利对接地方和省级电视台的技术指标,告别了学校电视外宣因信号指标不够,必须请地方电视台记者来校采访摄制上报的历史。能够直接为电视台供稿,使得学校新闻频频得以在省级以上电视台亮相。
有了这套数字摄录编辑线,学校电视节目的信号指标有了质的飞跃。因为有时还需要与旧的模拟机器混编,在不同机型的编辑设备同步上,李焕芹老师教了我们一些“绝招”。东昌电视台、聊城电视台新闻部都曾因为这条同步线险些耽误当日新闻的播出,因为我们有这个经验,急请我们过去救场。
随着校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扩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制作成了广播电视科的重要工作。每逢学校有重要的接待、交流、评估任务,都需要电视台配合制作电视专题片。从脚本写作、资料搜集,到拍摄、采访,后期制作,我个人的工作重点,大量集中到这个方面,“练”成了分镜设计、动画制作、平面制作、光盘录制等新技能。
除了每年要更新学校简介专题片,后来还参与了学校招生宣传片策划制作,第一次出手的《七张名片知聊大》,一改传统专题宣传片的严肃沉闷,以清新另类的活泼风格在互联网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传播,宣传效果良好。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同事的支持。电视台成立之初,为了拍摄素材,我与广新老师去临清乡村采访勇救落水儿童的学生,去泰安采访获奖学生家庭,用车、联络都是一路绿灯。为了摄制国防生专题片,原济南军区驻校干事吴慎宝为我们联系了长岛、潍坊、济南多处军营,拍摄了许多珍贵的一线素材。学校春节期间走访全省各地的贫困生,我们也随行几天拍摄记录。学校各单位的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管理部门,包括相关的教授、专家、领导,都在我们的采访拍摄过程中给予了充分、热情地协助。
因为浮华纤巧地学了一些新技术皮毛,也做了许多“不务正业”的事情,比如为校内外老师、朋友的二十余本书做了义务的封面设计,为聊城电视台的朋友制作了一些特效节目片头等等。
在技术和理念上保持领先,虽然未必实现,但对标都是跟电视台七楼的位置一样:就在顶层。李焕芹老师每年都会带我们去参观BIRTV,就是北京国际广播电视设备展销会,见识新设备、学习新技术,更新节目制作理念,保持与新技术、新观念的同步。这些高标准、严要求、勤学习的工作习惯让我受益终生。
(三)难忘时刻
新闻电视台成立之初,中央电视台《外国人看中国》栏目来学校拍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王智、高连忠来校拍摄了一个星期。在校期间,我负责全程协调相关事宜,跟两位记者学到了很多。节目后来在央视国际频道播出,成为我校最早的电视外宣专题片。
1997年,电教中心和新闻电视台有两件事令人难忘。
一是电教中心承担了在篮球场部署接收终端供师生观看香港回归电视直播的任务,并现场多机位同步录像,记录师生庆祝回归的视频资料。李焕芹老师为此拆用游戏机等的零部件自制了回监系统,那一年的6月30日晚上到7月1日凌晨,整个电教中心和新闻电视台的老师、学生连同设备一起倾巢而出,用七楼西侧的6米卫星接收天线为信号源,将央视直播节目输送到老图书馆(现为学校档案馆)南侧的篮球场,分配到近20台电视机上,供现场师生观看。同时,将数台摄像机、切换台、特技台、录像机等安置在现场,全程实况录像。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的电视现场直播录制活动,需要设备、人员的高度协调,对当时电教专业的学生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专业实践。
二是学校25周年校庆晚会的直播。这次直播动用了几乎所有设备,提前2个小时布置到大礼堂内,李焕芹老师是直播总导演并负责特技和切换,我作为总协调并在直播时负责操作字幕机。学校还从当年毕业的学生中召回了任立春、李强、刘振波等补充摄像师的不足。高新公司将现场合成信号调制后送入校内有线电视系统,供师生们在家观看;直播中为晚会提前制作的片头在节目衔接的空档通过录像带播放并切入直播,还在现场使用大洋字幕机,同步叠加晚会节目字幕、动画角标,特别是将晚会歌曲节目的歌词也现场同步叠加合成,这一点,令闻讯前来观摩的聊城电视台大型活动部编导都倍感惊讶。晚会本身好看,晚会的直播也成了现场一大风景。
2003年,学校承办山东省第11届大学生运动会,这是年初的非典之后,全省第一次大规模人员聚集的活动。是否还举办几经波折,确定之后,留给学校的准备时间只剩下不到2个月。从开始承担大运会新闻宣传中心的任务开始,新闻中心与全校师生一样,就没有了假期和休息,地理学院学生林彬和生物学院学生郗灿峰搭建了大运会网站,林彬还解码重写了径赛终点电子计时系统的串口传输程序,实现了径赛成绩到大运会网站的实时传输。电视台负责拍摄记录暑假团体操冒雨训练的艰苦场面、联络确定山东电视台和聊城电视台的开幕式直播,安排比赛期间的拍摄事宜。还要对接省内外媒体记者做好接待和服务等等。为了便于记者们了解信息,专门从体育学院聘请了林琳老师坐镇新闻中心,为记者们提供咨询服务。同时还选拔了5名体育专业学生负责广播台每天实时播报大运新闻的技术审查。当20余名省内外媒体的专业记者,坐在新建的南田径场看台下二楼的大运会新闻中心,使用着5台最新的联网工作电脑和服务周到的休息区,通过大运会专题网站的实时数据频频写稿发稿后,对我们的新闻采访服务工作一致称赞,董泉增副校长还专门到新闻中心看望大家并转达了记者们的表扬。专门设计的大赛吉祥物、赛前的火炬传递、开幕式现场的圣火点火方式、大型团体操表演以及省台对开幕式的现场直播都成为山东大运会历史上的辉煌顶点,至今没有被超越。
类似这样的时刻,聊大电视台还有很多。
创办的电视栏目《倾听》《教育周讯》《记者在线》《聚焦聊大》等多次获得中国高校电视奖、山东省高校电视节目奖。
学生记者陈常召制作的纪录片《向阳花开》获得2012年第二届“视友杯”中国高校电视奖专题类一等奖。
电视台学生台长董潇君摄制的公益影片《一米阳光》荣获2012年第五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电影类二等奖,并被山东电影家协会推举参加第18届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该片还获得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2011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一等奖,《乌龙山剿匪记》导演宋昭老师评价该片“摄影好,演员好,故事好,非常感人”,并给了96分。
2012年策划实施的六校联动毕业季微电影《记忆》成为当年毕业季的亮眼视频,仅在优酷网就获得了40余万的点播。
较早提出了校内媒体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概念,网易、百度等新兴网络媒体频频前来洽谈合作。入选了“百度百家校园媒体合作伙伴”,并当选中国(山东)高校传媒联盟首批理事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视友网”,在CEO、我校校友陈斯华教授推动下,与聊大签署了短视频9秒拍、网络直播等多项合作协议,在全国网络视频传播领域领风气之先。
学校电视台还因为高质高量的节目率先挂牌“山东教育电视台聊城记者站”,并与该台政策研究室长期合作,承办了山东高校电视节目评选等多项工作任务。
跟其他校内媒体一样,电视台的学生记者团也是聊大“全员育人”的阵地之一。早期每年从教育技术系的电教专业学生中选拔几位助手,后来逐渐扩展到全校,队伍也扩大到几十人,涵盖了新闻采访、节目主持、编辑制作各个环节。校电视台成为传媒技术学院学生的实习基地,也是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方面有爱好、有追求的学生的练兵舞台。很多非电视专业的学生记者毕业后进入了专业电视媒体,成了真正的电视人。相信聊大电视台的经历,会成为他们一生难忘的一个成长节点,成为他们怀念母校的一个理由。
聊大要闻
-
2025年聊城大学“汉语桥”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团组开营2025-04-18
-
聊城大学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隆重开幕2025-04-17
-
菏泽校友捐赠的“国花苑”开园 师生共赏国色芳华2025-04-17
-
聊城大学四个专业接受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现场考查2025-04-17
-
我校王振华教授获聘十三届省政协应用型智库专家2025-04-16
-
聊城大学第十四期“头雁沙龙”成功举办2025-04-15
-
聊城大学获批4项山东省社科联课题2025-04-15
-
聊城大学代表队荣获省大中小学国家安全知识竞赛特等奖2025-04-15
-
聊城大学入选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2025-04-15
-
聊大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总决赛中首获一等奖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