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万水千山 却走不出曾经的回忆
往事如歌,岁月如诗。走过万水千山,却走不出曾经的回忆。二十年前在聊大求学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曾几何时,科学会堂的讲座让我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学院门前的马克思像似乎在向我们传递精神的力量。再紧俏的演唱会门票也不如考试前逸夫图书馆的“一座难求”,再美味的食物也不如西门口“劝君上当、上当一回”砂锅来得热辣滚烫,再好的建筑也不如“亚洲第一门”的威武雄壮。不知道彩虹桥下徒骇河上的水韵波光是否还令人春心荡漾,羡林湖里的鱼是否还多的熙熙攘攘。那些年,我们楼道里挑灯夜战闻过的书香;那些年,我们曾经一起逃过的课、跳过的围墙,共同谱写了我们青春的篇章。这就是母校,她记录我们的年少轻狂,承载我们的青春梦想。是母校让我们褪去青涩,挺起脊梁,是母校让我们全面发展,展翅翱翔。母校就是这样让我们无限神往,却又点缀着淡淡的惆怅,说起来,全是故事,回首时,却是回不去的忧伤。那个曾经只属于我们的母校记忆,时时翻寻,刻刻回想,愈抚愈亮,越品越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聊城大学已经走过了50年的风风雨雨,在办学规模、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成绩足以让所有关心学校发展的校友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虽然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带来学校的沧桑巨变,但母校严谨的校风没变,争创一流的气魄没变,关爱每个学子的情怀没变。“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始终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聊大人追寻自己的梦想,“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为我们在西部的舞台翱翔积蓄了奋进的力量。虽然“君住黄河尾,我在黄河源”的距离让我们相隔千里,但一衣带水的血脉让我们在青藏高原同样感受到来自江北水城东昌湖畔的关心关怀。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万里征程的起点,远在异地他乡,母校就是我们心灵的家园。无论身在何处,我们的心都与母校紧紧相连,我们的情都与昔日师长同窗相牵,即使青丝变白发,此心亦不改,即使足迹遍全球,此情亦不变。
饮水思源,师恩难忘。母校是我们事业的源头,恩师启迪着我们智慧!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次进步,无不得益于母校的育人环境和师长的精心培养。是母校和老师用心血与汗水培育了我们平凡的昨天,促成了我们精彩的今天!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母校永远是我们心底无限的眷恋和牵挂,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都将不忘母校之恩,不负母校之名,让母校为我们而骄傲!
祝贺我们的母校50岁生日快乐,桃李芬芳,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房广彬,聊城大学法学院2003级学生。本文根据作者在聊城大学青海校友会成立大会的发言稿整理而成。
聊大要闻
-
我校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2025-04-08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聊城大学:机器狗走上学生颁奖典礼红毯2025-04-07
-
聊城大学召开2025年创新创业与就业工作推进会2025-04-07
-
校友讲思政 清明祭英魂2025-04-03
-
聊城大学获批49项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5-04-03
-
聊城大学2025年学生表彰典礼隆重举行2025-04-03
-
学生工作部(处)举办后勤服务座谈会2025-04-03
-
学校获批4项教育部学位中心主题案例项目2025-04-02
-
聊城大学召开科研工作月调度会2025-04-02
-
聊城大学获评山东省“2024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