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大讲坛:黄永林谈“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
9月21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黄永林教授,做客聊大讲坛,作了题为“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人文社会科学处、美术与设计学院联合主办,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史秀娜主持,学院60余名教师及研究生参与了此次报告会。
黄永林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责任、保护与传承主体协同以及多主体协同机制构建三个方面展开分享。他依据国际文件精神,明确指出非遗传承主体涵盖“代表性传承人”与“一般性参与者”,并着重强调了二者协同的关键意义。随后,他对非遗保护主体的范畴进行了界定,详细梳理了我国非遗保护的政策演进情况,其中包括我国2005—2021年期间的非遗保护政策以及地方条例,特别强调要清晰划定保护与传承主体的责任边界。最后,他结合相关方针政策,提出了构建三类协同机制的路径,进一步完善了非遗保护监管体系。
报告结束后,黄永林与参会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参会师生一致表示,报告系统地阐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传承主体责任框架与协同路径,对于深入理解非遗“系统性保护”理念具有重大意义。
黄永林,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新兴交叉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研究。主持国家级和部省级重大和重点项目30多项。出版著作30多部,发表论文近400篇,近40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曾获文化部文化创新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国家图书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等国家级和部级奖励。
(审核 史秀娜)
聊大要闻
-
聊城大学开展2025级新生安全教育2025-09-21
-
聊城大学参加聊城市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融合对接会2025-09-19
-
聊城大学多位学者入选“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2025-09-19
-
聊城大学举办首期人文社科青年博士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会2025-09-19
-
聊大师生举行“ 铭史承志 强国有我”主题升旗仪式2025-09-18
-
山东女子学院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来校调研交流2025-09-18
-
李华锋参加研究生思政课集体备课会2025-09-17
-
校工会(妇委会)举办第二期“桃李芳华”湖畔沙龙活动2025-09-17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约旦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仪式顺利举行2025-09-16
-
聊城大学举办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微思政课交互体验活动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