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大讲坛:洛奇·克里斯托夫谈“中国画本体论的逐步建构”
近日,法国萨瓦大学一级教授洛奇·克里斯托夫(Christophe Roche)应邀做客聊大讲坛,作了题为《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building an ontology step by step》(中国画本体的逐步建构)学术报告。计算机学院骨干教师、研究生听取报告。
洛奇·克里斯托夫(Roche Christophe)指出,当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存在幻觉等挑战性问题,这些问题在现有深度学习范式下难以彻底解决。相比之下,融合本体等技术的符号人工智能具有语义明确、人机可读、可解释性强等显著优势,为缓解大模型的幻觉问题提供了一种潜在路径。洛奇以其在中国书画领域的本体建模实践为例,结合知识表示理论,详细阐述了基于其提出的本体术语学 理论构建领域概念体系与知识图谱的过程。他利用其开发的工具实现了该方案,并深入探讨了知识图谱与本体术语学在提升中国传统绘画(国画)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中的作用,包括增强对艺术品知识的获取、共享、关联及复用能力。该本体术语学方法结合大型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工具及线上博物馆资源,有助于专家对艺术品进行更精准的分类与描述。这不仅促进了国画珍贵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深度研究,也为学术探索和文化传播开辟了新途径。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踊跃提问,洛奇·克里斯托夫一一耐心解答。与会者普遍反映,该报告内容前沿、启发性强,有效拓展了大家的学术视野,收获颇丰。
洛奇·克里斯托夫(Roche Christophe),法国萨瓦大学和希腊克里特大学一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聊城大学知识工程与术语学中法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外专双百项目专家,国家外专项目外方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工程、术语学、本体论、语义网等,是ISO TC 37委员会和欧盟标准化委员会的国际专家,ISO 1087-1标准项目负责人,法国标准化协会术语与协作委员会(AFNOR/X03A)主席,在国际术语学界有较高的影响力。近年,在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30余篇,2003年建立了Condillac国际研究小组,2007年首次提出了“ontoterminology”概念,现成为术语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在多语言信息检索、知识管理与应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持或参与欧盟和法国科研或工业应用项目20余项。
(审核 贾保先)
聊大要闻
-
学校举行2025年度孔子学院外派人员出发仪式2025-08-09
-
2025年中国高校“校长杯”羽毛球比赛圆满收官2025-08-06
-
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入选2025年AMI智库2025-08-06
-
《生驴乳质量分级》等5项标准审查会在我校召开2025-08-04
-
2025年中国高校“校长杯”羽毛球比赛聊大开赛2025-08-02
-
广东省委外办副主任李宏志一行来校调研2025-08-01
-
理工学子在第十六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佳绩2025-07-31
-
聊城大学2位教师入选2025年度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教师访学研修项目2025-07-30
-
我校传媒技术学院教授王振华应邀担任山东省科幻产业调研课题牵头负责人2025-07-29
-
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赴基里巴斯开展专项调研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