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林大讲堂第147期:于镭谈“美国与太平洋岛国续签《自由联系协定》及其影响”
12月21日,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镭应邀做客第147期“羡林大讲堂”,作题为《美国与太平洋岛国续签<自由联系协定>及其影响》的报告。报告会由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王作成副院长主持。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部分师生听取报告。
于镭以黑格尔哲学观点为切入点,从理论框架的高度出发,揭示了中西思想体系在本体性与功效性层面的显著差异。他指出,理论的构建与反思在学术研究中至关重要,研究者需不断完善理论框架,将发现理论的不足视为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针对美国与太平洋岛国续签《自由联系协定》这一议题,他认为该协定的续签反映了国际关系中经济、军事与权力的动态平衡,同时也折射出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利益诉求与矛盾。结合具体案例,于镭深入剖析了该协定对国际关系发展和区域稳定的潜在影响,鼓励同学们以批判性视角看待这一事件。
报告深入阐释了理论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加深了同学们对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理解,拓宽了区域国别学研究的视野,为培养同学们的学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报告会由聊城大学学生工作处主办,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的第147期“羡林大讲堂”在6#A401举行。
于镭,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博士。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校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海洋安全与发展、大洋洲地区研究。在国内外学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身份建构》《澳美同盟语境下澳大利亚地区霸权建构》《澳美同盟缘起、建构和稳固》等6部,近五年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科技部课题1项。在《环球时报》中英文版、《中国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国内外媒体发表署名文章60余篇。接受新华社、《环球时报》《中国日报》和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内外媒体采访数十次。
(审核 王作成)
聊大要闻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2025-06-24
-
聊城大学教育硕士援疆支教团载誉凯旋2025-06-24
-
聊城大学尹蕾教授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申报研讨会作典型发言2025-06-24
-
首届省高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大赛落幕 我校获奖人数居参赛高校首位2025-06-23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智课杯”英文配音大赛中荣获佳绩2025-06-23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2025-06-23
-
聊城大学曲枫教授参加2025年北极大学联盟年会2025-06-23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 全力提升生源质量 2025-06-23
-
聊城大学与山东省气象局开启全面合作2025-06-21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萨摩亚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