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大讲堂第46期:康建军谈“五美并具——黄河文明的传统意蕴和时代使命”
进一步深化同学们对黄河历史、地理的了解,传承黄河文化、黄河精神,11月14日,由校团委主办、地理与环境学院承办的博雅大讲堂于东校区4#B208开讲,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康建军做了一场题为“五美并具——黄河文明的传统意蕴和时代使命”的精彩报告。
黄河文明兼具一脉相承的连续之美、应时而变的创新之美、多元一体的统一之美、兼容并蓄的包容之美以及河清海晏的和平之美,康建军老师从以上五个方面展开讲解。通过对历史时期民间智慧以及古代科学家与洪水抗争典故的讲述,讲座娓娓道来历史上我国灿烂辉煌的水利工程,通过历史时期黄河变迁流徙的讲解,以及黄河对元明清运河的开凿的影响等知识的介绍,揭示了黄河文明的历史底蕴与时代风采。在谈及黄河文明的文化内涵时,康建军重点阐述了中华传统文明和文化在黄河流域萌芽、发展和传播,这些思想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塑造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仁爱包容的性格,黄河文明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与魂。康建军进一步阐释了中国人民在守正创新中为维护黄河文明的连续发展做出的艰辛努力,为人类文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使同学们认识到了人民性、民族性是黄河文化的底色。最后,他将黄河文明的历史价值与现代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强调“五美”在解决当代社会中的经济发展问题和文化昌盛的积极意义,引导同学们从黄河文明中汲取智慧,来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
本次博雅大讲堂的顺利举办,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了黄河文明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发了同学们对黄河文明辉煌成就的崇敬之情,增强了同学们守护与传播黄河文化的使命感,促进了同学们对黄河儿女坚韧不拔精神的深刻理解,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华民族根脉相连的文化认同,坚定了同学们为黄河文明薪火相传贡献力量的决心。
康建军,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兼任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黄河学研究院研究员,担任《中国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乡土地理》等课程的讲授,承担多个黄河、运河相关的省市级课题,带领学生团队发表黄河、运河相关论文10余篇,有着较为丰厚的理论知识素养和人文田野经验。
(审核 张福善)
聊大要闻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2025-06-24
-
聊城大学教育硕士援疆支教团载誉凯旋2025-06-24
-
聊城大学尹蕾教授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申报研讨会作典型发言2025-06-24
-
首届省高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大赛落幕 我校获奖人数居参赛高校首位2025-06-23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智课杯”英文配音大赛中荣获佳绩2025-06-23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2025-06-23
-
聊城大学曲枫教授参加2025年北极大学联盟年会2025-06-23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 全力提升生源质量 2025-06-23
-
聊城大学与山东省气象局开启全面合作2025-06-21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萨摩亚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