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大讲坛:蒋凯谈“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与理论问题”和“研究生学术阅读与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10月12日,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蒋凯在聊城大学西校图书馆报告厅分别作了题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与理论问题”和“研究生学术阅读与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学术报告。报告由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军主持,来自教育科学学院和其他学院的150余名硕士生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部分研究生导师参加了报告会。
上午的学术报告围绕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理论的涵义与价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框架、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理论应用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蒋凯分析了硕士学位论文的类型及定位,指出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性和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并细致讲解了理论的涵义、价值和运用方法。除此之外,他还指出研究生学位论文运用理论时要注意的六个问题。一是理论的适切性,即理论的选择要契合研究问题;二是理论的数量,强调学位论文所运用的理论数量不宜过多,但是用以进行对话的理论可以丰富些;三是避免生搬硬套理论,明确理论主要是用来解释研究问题的工具,而不能简单套用理论;四是避免理论之间相互矛盾;五是避免理论使用缺乏新意,即论文运用的理论要有新意,不能高度重复;六是理论与分析论证相结合,避免理论与分析论证“两张皮”。蒋凯讲授的报告深入浅出,注重结合实例,为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理论选择和运用提供了方法指导。
在下午的报告中,蒋凯从“学术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如何有效阅读学术著作”两个方面展开。他指出,在充满变革的时代,许多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职业流动日益频繁。在这一背景下,人怎么办、教育怎么办逐渐成为令人深思的话题。蒋凯教授强调研究生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接下来,他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术阅读提出了若干策略,如精读与泛读相结合、重视整本书阅读、善于利用相关阅读材料、善用做读书笔记、以普遍联系的观点进行阅读、中外文相互参看阅读等。蒋凯教授提出,研究生同学在在学术阅读过程中,要边阅读边思考,在读书笔记中及时记录文献中的要点和自己思考后的心得,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将所学所读所思融入自己的学位论文研究和写作中。
两场报告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论文写作以及研究生学术阅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蒋凯,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曾任香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学者;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明远教育奖”(研究类)等科研奖励,获评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理事长、英国社会科学学院院刊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编委。
(审核 李军 )
聊大要闻
-
学校举行2025年度孔子学院外派人员出发仪式2025-08-09
-
2025年中国高校“校长杯”羽毛球比赛圆满收官2025-08-06
-
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入选2025年AMI智库2025-08-06
-
《生驴乳质量分级》等5项标准审查会在我校召开2025-08-04
-
2025年中国高校“校长杯”羽毛球比赛聊大开赛2025-08-02
-
广东省委外办副主任李宏志一行来校调研2025-08-01
-
理工学子在第十六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佳绩2025-07-31
-
聊城大学2位教师入选2025年度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教师访学研修项目2025-07-30
-
我校传媒技术学院教授王振华应邀担任山东省科幻产业调研课题牵头负责人2025-07-29
-
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赴基里巴斯开展专项调研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