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数字聊大
访客及考生
联系我们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搜索
数字聊大
思政年历
联系我们
  •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资讯

首页 - 文化学术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我校运河学研究成果

  • 时间 :2024-09-09
  • 阅读次数 :
  • 字体 :
    【大】
    【中】
    【小】
  • 来源 : 运河学研究院
  • 作者 : 运河学研究院

  9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6版历史学版块刊发我校运河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郑民德教授理论文章《漕运助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

  

  文章以中国古代社会漕运的影响力为视角,从维系古代王朝统治、推动古代经济发展、促进不同区域文化交流三个方面阐释了漕运在助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文章认为漕运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方式,有着浓厚的政治性与国家性,对于保障古代王朝的巩固与延续起着重要作用。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中国古代漕运呈现出官方色彩愈加浓厚、管理制度愈加严密、作用愈加广泛等特点。同时,漕运不仅是古代王朝的政治生命线,还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廊道。在古代社会早期,由于地理限制与交通工具落后,不同区域经济相对独立,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而运河开凿与漕运兴起后,利用便利的水运交通,晋商、徽商、闽商等商帮贩运全国各地商货,互通有无,加快了客货物资运输与交流,形成了一系列商路、市场。最后,大量漕运军丁、商人、官员、百姓沿运河往来,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使运河沿线文化呈现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特点。漕运路线冲破了南北之间的地理阻碍,燕赵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相互融合、彼此借鉴,服饰、音乐、舞蹈、体育、饮食、建筑等文化沿漕运路线传播,在运河城市落地生根,并融入当地文化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

  (审核 胡克诚)

聊大要闻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
    2025-06-24
  • 聊城大学教育硕士援疆支教团载誉凯旋
    2025-06-24
  • 聊城大学尹蕾教授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申报研讨会作典型发言
    2025-06-24
  • 首届省高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大赛落幕 我校获奖人数居参赛高校首位
    2025-06-23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智课杯”英文配音大赛中荣获佳绩
    2025-06-23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
    2025-06-23
  • 聊城大学曲枫教授参加2025年北极大学联盟年会
    2025-06-23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 全力提升生源质量​ ​
    2025-06-23
  • 聊城大学与山东省气象局开启全面合作
    2025-06-21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萨摩亚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
    2025-06-21

招生热线: (0635)2031177     8239405(本科)
 (0635) 8239267(研究生)

校长信箱:xzxx@lcu.edu.cn

网站信箱:webmaster@lcu.edu.cn

电话:(0635) 8239115 8239155

传真:(0635) 8239303

地址:中国山东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