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大讲坛: 苗福光谈“作为思维范式的生态主义:文学、翻译、语言教学的研究新视角”
11月9日下午,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苗福光应邀做客聊大讲坛,在外国语学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作为思维范式的生态主义:文学、翻译、语言教学的研究新视角”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风山主持,外国语学院研一、研二全体研究生及部分老师到场聆听。

苗福光联系实际生活,用通俗幽默的语言,梳理了生态主义的核心内涵及在中国学界的发展。他谈到,缘起人口增长、工业增长、科技发展等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在人文领域也出现了生态学研究以及生态批评、生态翻译、生态语言学等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均在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建立。生态主义注重研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生态批评重视研究文学和物质环境的关系;生态翻译学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描述译者、读者与文本的关系;生态语言学则阐述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希望学界促进生态批评在文本阐释中的广泛应用,以重构文学主体,用生态语言学的视角审视我们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以解决语言与生态的关系问题。
苗福光从英国作家劳伦斯文学创作中的生态话题开始,谈了劳伦斯作品中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及对人类原始本性的赞扬,继而引出人文学科与生态主义批评相结合,符合儒家学说中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万物同源的理念及国家发展理念,也显示了生态主义批评的适用性与独特魅力。他鼓励在座的研究生把握生态主义的批评范式,运用文学研究、翻译研究以及语言教学研究中去,也用来思考中国当前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
本次学术讲座,加深了广大师生对生态主义批评的认识,有助于拓宽师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术素养,为学院的科研发展和高水平育人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苗福光,文学博士,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青年生态批评学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外文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文学生态学、科幻文学、中西文化翻译与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上海哲社规划基金等多项项目。在《当代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研究》《上海大学学报》《外语学刊》《上海翻译》等国内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译著等3部。
(审核 刘风山)
聊大要闻
-
【深学笃行全会精神 锚定高质量发展】聊大教师热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2025-10-31
-
我校召开国家马驴遗传评估中心筹建汇报暨评估系统现场测试会2025-11-01
-
“廉心焕彩 清风聊大”廉洁文化作品展开展2025-10-31
-
研一新生接受信息素养专题培训2025-10-31
-
聊城大学举办首期辅导员科研能力专题培训2025-10-31
-
2025年第四期辅导员沙龙:聚焦生涯导航,深化价值引领2025-10-31
-
学校检查冬季供暖准备工作2025-10-3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党委副书记王彦岩一行来校交流座谈2025-10-31
-
聊城大学第十一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七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2025-10-30
-
聊城大学举办首期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班2025-10-30



时间 :2023-11-14
阅读次数 :
字体 :
来源 : 外国语学院
作者 : 刘格格 王惠敏 付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