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林大讲堂第89期:于洪军谈走向深海
11月25日,由地理与环境学院承办的聊城大学第89期“羡林大讲堂”于大学生服务中心三楼青年之家举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于洪军受邀做客本期羡林大讲堂,作题为《走向深海》的讲座。本次报告会由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张保华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及2019级学生代表参会。
于洪军首先以蛟龙号出海工作视频为切入点,从深海的战略意义、深海资源、深海技术、我国的深海活动及挑战与展望五个方面展开系列讲解。通过举例说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及“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发展历程、优势及应用,于洪军为同学们生动展示了我国深海运载技术的发展,并结合当前我国深海事业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深海核心技术研发、深海基因与病毒研究及其开发利用以及深海生态环境保护、深海公共平台建设等多方面的设想。于洪军指出,我国的深海科学研究和深海技术装备开发刚刚起步,深海事业作为朝阳产业,必然大有可为。
讲座后,于洪军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深海事业,为深海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报告会的举办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国深海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激发了师生在海洋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开拓创新浓厚兴趣,实现了学院师生在深海事业方面的知识拓展。
于洪军,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室,二级研究员,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莱州湾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海地质环境及灾害、深海生态环境保护等,2000年以来共主持相关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海洋公益性科研专项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撰写专著8部,作为编写组负责人编写908专项技术规程3部,作为编写组成员参与编写908专项技术规程总则,多次担任“蛟龙”号航次总指挥。
(审核 张秀荣)
聊大要闻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2025-06-24
-
聊城大学教育硕士援疆支教团载誉凯旋2025-06-24
-
聊城大学尹蕾教授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申报研讨会作典型发言2025-06-24
-
首届省高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大赛落幕 我校获奖人数居参赛高校首位2025-06-23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智课杯”英文配音大赛中荣获佳绩2025-06-23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2025-06-23
-
聊城大学曲枫教授参加2025年北极大学联盟年会2025-06-23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 全力提升生源质量 2025-06-23
-
聊城大学与山东省气象局开启全面合作2025-06-21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萨摩亚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