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就业大讲堂:刘志刚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4月1日,由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创新·创业·就业大讲堂”在聊城大学西校区图书馆大报告厅举办。本次讲座特邀美国印第安纳国际学校中学部中文教师刘志刚主讲,学院副院长李维滨主持,外国语学院部分专业教师、同学听取了报告。
讲堂上,刘志刚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阐述了语言学习的价值,围绕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工作,从创新、创业与就业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指出了当前就业的“痛点”和“难点”,建议同学们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改变传统思维,先就业,再择业。对于创新,他结合当今中国发展情况和自身经验提醒同学们革故鼎新,要时刻紧跟时代潮流,但不忘初心——讲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创业方面,刘志刚从理念、方法、程度三个板块提出语言学习的方法,并具体讲解了当下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核心素养。他认为,在成长过程中,首先需要突破的是语言能力,其次是思维能力,最后是行动能力,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生活,学习成功创业者敏锐的商业视觉以及对机遇的选择,从而总结获取经验,逐渐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就业方面,刘志刚强调当前就业就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他认为要把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用理性的眼光看问题。因此,他建议同学们要在平时的专业学习与实习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练就过硬本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在答疑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询问创业、就业以及考研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在刘教授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回答中,学生们对国内外语言环境发展状况以及未来职业的选择有了全新的认识。
刘志刚,男,山东师范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学士,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硕士,对外汉语教师及汉语教学培训师。2009年硕士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新东方教育集团上海新东方学校、北京德国使馆学校。2016年通过国家汉办公派汉语教师项目赴美,为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孔子学院公派汉语教师,现为美国印第安纳国际学校中学部中文教师。
(审核 岳圆)
聊大要闻
-
聊城大学2025年教职工排球比赛开幕2025-05-07
-
《中国青年报》头版专题报道中刊发我校校友、学子积极参与西部计划的心声2025-05-07
-
地理与环境学院: 发挥学科优势 主动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2025-05-06
-
学校召开学科建设专题工作会议2025-05-01
-
聊大“智造”解决轴承工业质检难题2025-04-29
-
学校举办五四青年节国旗下话成长教育活动2025-04-29
-
我校召开省属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专项会议2025-04-28
-
聊城大学获批2项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2025-04-28
-
学校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暨就业工作联络员座谈会2025-04-28
-
第三届全国团簇科学前沿论坛暨《多金属氧簇》研讨会在聊城大学召开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