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数字聊大
访客及考生
联系我们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搜索
数字聊大
思政年历
联系我们
  •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资讯

首页 - 文化学术
分享到

【“疫情与教育”成果公报】后疫情时期高校思政课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价值

  • 时间 :2020-06-05
  • 阅读次数 :
  • 字体 :
    【大】
    【中】
    【小】

  

  “疫情与教育”成果公报

    一、题目

    后疫情时期高校思政课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价值

    二、摘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树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家国情怀是青年的立德之源。高校思政课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具有为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感染力与说服力;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导向;为培养“德才兼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根基等重要价值。因此后疫情时期高校思政课融入家国情怀教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发挥“立德树人”功能的彰显。

       三、关键词:新冠疫情;高校思政课;家国情怀;融入

       四、引言

   聊城大学陈兆芬主持的山东省“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后疫情时期高校思政课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价值与路径选择》(2020YZB025),参与人秦正为、都超,该课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紧扣2020年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的申报主题,从厘清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与家国情怀三者的关系入手,结合具体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实际,阐明课堂教学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价值,着力探索后疫情时期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家国情怀教育实效性的应对策略,解决目前课程教学在融入家国情怀教育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应对重大疫情的教育治理水平。

        五、成果内容

      (一)问题缘起

  习近平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中指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特别是在当下这场严峻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不仅看到,党和国家始终把每一个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确保每一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同时也看到,一幅幅令人泪目、心疼的画面,无数闪烁着人性光辉、奋战在抗疫战场上的忙碌身影,都是危难时刻无数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人民健康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不讲条件的家国情怀的充分彰显和诠释。基于当前疫情现实的考量和忧虑,中国从来不是处于盛世太平的温柔乡,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弘扬更应该是后疫情时代主题的最重要底色,因此后疫情时代要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作用,其中家国情怀教育就是实现“立德树人“落地的主要突破口和切入点。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一是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二是高校思政课与立德树人和家国情怀三者之间关系。三是后疫情时期高校思政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价值。

  2.研究方法:一是一般性的研究方法:该课题涉及内容既包括对家国情怀的理论探讨,也包括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分析,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和文献研究法为基本的方法论指导。二是特殊的研究方法:该课题作为学术性与应用性相融合的课题,更离不开研究者创造性思维的开掘。

    (三)研究结论

   1.关于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该课题认为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情怀是对家乡的依恋、是对家国情怀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个人对家国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统一。二是家国情怀是指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进程,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基因,是当代青年学子的立德铸魂之源。

  2.关于高校思政课与立德树人和家国情怀三者之间关系。该课题认为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家国情怀是广大青年学子的立德铸魂之源,肩负着民族复兴历史重任当代青年学子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需要从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家国情怀中汲取精神养分。同时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高校又是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即大学之为大,就是在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让广大青年学子成国之栋梁,因此高校就要将家国情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他们以家国天下为重,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工作、矢志建功立业,努力在国家前行的大势中寻找人生价值,引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3.关于后疫情时期高校思政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价值。该课题认为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再次证明,中国从来不是永久盛世太平的温柔乡,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弘扬更应该是后疫情时期的最重要底色,因此后疫情时期要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作用,其中家国情怀教育就是实现“立德树人“落地的主要突破口和切入点:

  第一,它能够为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感染力与说服力。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之中,它不仅是华夏儿女对家、国家和江山社稷最真挚的情感认同,也是炎黄子孙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的旷达胸襟的彰显,更是中华民族深陷危难险境而终能奋起反击、屹立不败的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因此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和道德意蕴,注重在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家国情怀新的时代内涵,牢固树立大学生的家国意识,优秀传统文化无疑可以成为今天大学生涵养家国情怀的珍贵文化资源。

  第二,它能够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导向。

  家国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的内在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家国情怀的当代表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彰显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国家价值的一致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根植于传统文化沃土并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家国天下,凝聚了古人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智慧结晶。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尤其是要把家国情怀融入反映全国各族人民都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中,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把社会、个人价值追求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紧密相连,让每个人、每个家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融入为实现国家繁荣和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的滔滔洪流,才会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

  第三,它能够为培养“责任和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根基。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无论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气节,还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价值追求;无论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旷达胸襟,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家国情怀早已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之中,沉淀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信仰,内化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的不竭动力。20世纪初在中华民族危亡关头,一群青年挺身而出,用羸弱的身体担起了救国家于水火的历史重任,今天时隔一个世纪,在新冠疫情肆虐蔓延危及中国人民生命健康的紧张关头,作为新时代主体的一群青年置自己的生命安危于不顾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坚守奋战。面对风险和挑战,他们用爱心、热情,勇气、境界和奉献践行了青年群体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无悔,用青春扛起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时代重任,因此,回望历史历代青年群体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为一体的大义,凝聚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血脉,展望未来,新时代青年更要将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的价值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四)政策建议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研究,但又是两种相辅相成而不宜截然分割的研究,应用研究总是在一定理论研究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基于以上对后疫情时期高校思政课融入家国情怀教育重要价值的理论研究基础,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充分讨论,该课题组提出接下来通过深入课堂实际调研、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以《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为例,主要调研对象是已经上过的和正在上着该课程的两个年级学生,以及其他相近学科老师的实际教学状况,重点从教学内容对家国情怀教育成果凝练状况;家国情怀教育的躬行体验式、思考式实践教学状况;教学管理手段,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分析目前高校思政课在融入家国情怀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现状和问题,并积极探索提出应对这些短板和不足,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政策和建议。

  

聊大要闻

  • 聊城大学2025年教职工排球比赛开幕
    2025-05-07
  • 《中国青年报》头版专题报道中刊发我校校友、学子积极参与西部计划的心声
    2025-05-07
  • 地理与环境学院: 发挥学科优势 主动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2025-05-06
  • 学校召开学科建设专题工作会议
    2025-05-01
  • 聊大“智造”解决轴承工业质检难题
    2025-04-29
  • 学校举办五四青年节国旗下话成长教育活动
    2025-04-29
  • 我校召开省属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专项会议
    2025-04-28
  • 聊城大学获批2项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
    2025-04-28
  • 学校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暨就业工作联络员座谈会
    2025-04-28
  • 第三届全国团簇科学前沿论坛暨《多金属氧簇》研讨会在聊城大学召开
    2025-04-28

招生热线:(0635) 8239405(本科)
(0635) 8239267(研究生)

校长信箱:xzxx@lcu.edu.cn

网站信箱:webmaster@lcu.edu.cn

电话:(0635) 8239115 8239155

传真:(0635) 8239303

地址:中国山东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