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人类学家范可做客“聊大讲坛”并受聘我校兼职教授【视频】
5月13日,我校在东校区6号教学楼A502举行敦聘仪式,聘任著名人类学家、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范可为我校兼职教授,党委常委、副校长白成林为其颁发了聘书。聘任仪式后,范可教授还做客聊大讲坛,以“传统主义与认同政治——来自闽南一个宗族社区的个案研究”为题作了学术报告。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师生聆听了报告。
本次讲座主要以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田野调查的方法,一方面讨论福建晋江市陈埭镇丁姓回民社区的宗族传承如何在追求民族表述过程中,成为当地精英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或者某种器具服务于认同政治。另一方面指出,丁姓社区精英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支持建构族群认同,这在事实上则帮助了丁姓提振了他们的宗族组织,使之在特定的族群建构语境里被重新发明并得以充分表达。
范教授将家族主义视为宗族制度的核心价值,代表着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化;将当代中国社会那种“体现族际差异”(“being ethnic”)的族群/民族认同建构视为现代性的后果之一。他认为,在过去的20年间,宗族活动的复苏是地方传统振兴运动的核心。在地方传统振兴过程中,人们通过恢复宗族活动来强化家族主义。福建晋江市陈埭镇丁姓回族社区,在民族建构的框架里振兴宗族活动,可视为传统主义和现代性之间的互惠交换。范教授指出,丁姓社区在认同政治上的行动是为了追求物质和精神利益。由于社区在经济上如此成功,对他们而言,追求经济利益已经意义不大。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他们向民族地区提供了数额可观的财政援助。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是精神上的利益,这能使他们成为国家的认同政治场域里有影响的社区。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陈埭回民充分发掘和动员了他们所有的社会资本,通过使用亲属关系来支持他们建构自己的族群认同。而且这在事实上又有力地支持了国家有关少数民族的社会政策。他们与国家所需要的、能够书写有关国族史志的大叙事,配合得珠联璧合。与此同时,丁姓的回族身份也使他们得以在民族名义之下进行一些活动。他们在经济上的成功,又使他们成为政府民族工作中的一个样板。每年都有大量的来自国内其他民族地区和其他国家的考察者、参观者。社区当中的许多人还成为了少数民族圈子内的名人。范教授最后总结道:陈埭回族社区的成功之例说明,“民族”作为一种表述(representation),在中国的语境里已然成为一种象征资本。
范教授在讲座最后还回答了与会师生的问题。北冰洋研究中心主任曲枫教授作为讲座主持人做了精彩点评。
(审稿 李增洪)
聊大要闻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2025-06-24
-
聊城大学教育硕士援疆支教团载誉凯旋2025-06-24
-
聊城大学尹蕾教授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申报研讨会作典型发言2025-06-24
-
首届省高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大赛落幕 我校获奖人数居参赛高校首位2025-06-23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智课杯”英文配音大赛中荣获佳绩2025-06-23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2025-06-23
-
聊城大学曲枫教授参加2025年北极大学联盟年会2025-06-23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 全力提升生源质量 2025-06-23
-
聊城大学与山东省气象局开启全面合作2025-06-21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萨摩亚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