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书谭第六期:刘广涛教授解读《道德经》中的哲理智慧
4月26日下午,我校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刘广涛做客“湖畔书谭”第六期,解读《道德经》以水喻道蕴含的丰富哲理,从“水性七德”的角度探察这本中国古代伟大哲学著作的博大精深和现实指导意义。
刘广涛教授先从《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无为”讲起,以“有无相生”“无名天地之始”等论述探究“无”之真义,辨剖人们对“无为”思想的曲解、误解,指出老子“无为”的真义乃是顺势而为、道法自然,并通过对“物极必反”“功遂身退”等章句的讲解,探究《道德经》蕴含的朴素又经警的哲理。他进一步指出,《道德经》以水喻道,从“水”之德性汲取智慧哲思,博大精深。通过对《道德经》中“水性七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具体讲解,刘广涛教授深入阐释了“上善若水”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和人生智慧,并结合社会典型事件、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人际情感实际,生动诠释了“水性七德”对于人们今天的为人处世和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最后,刘广涛教授以清代诗人袁枚的20字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结,指明弱小的事物中蕴含的大道之力,勉励同学们不弃本真、不妄自菲薄,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意义,绽放出人生之花。
此次讲座吸引了我校不同专业、聊城其他院校学生和社会人士到场聆听,亦有我校《道德经》研究的专家教授参与,产生了良好的经典导读氛围和书香校园营造效果,对于“湖畔书谭”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引导经典阅读行为,促进书香校园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聊大要闻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2025-06-24
-
聊城大学教育硕士援疆支教团载誉凯旋2025-06-24
-
聊城大学尹蕾教授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申报研讨会作典型发言2025-06-24
-
首届省高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大赛落幕 我校获奖人数居参赛高校首位2025-06-23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智课杯”英文配音大赛中荣获佳绩2025-06-23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2025-06-23
-
聊城大学曲枫教授参加2025年北极大学联盟年会2025-06-23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 全力提升生源质量 2025-06-23
-
聊城大学与山东省气象局开启全面合作2025-06-21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萨摩亚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