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资讯> 首页专题>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聊城大学: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以“三个支撑”促融合发展“开花结果”

聊城大学: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以“三个支撑”促融合发展“开花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不断“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聊城大学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深入推进融合发展,以“三+”为立足点,走出具有聊大特色的、有专业支撑、人才支撑、项目支撑的融合发展道路,形成了多维度、多要素、多方融合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生态,逐步探索出聊城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聊大路径”。

  立足“融+专”,走出一条有专业支撑的融合发展路径。

  树立融合发展战略导向,成立学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聊城大学关于深入推进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三大融合”发展战略具化为6大工作任务、17个工作举措、3项保障措施,对聊城大学未来一段时期融合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和科学地规划。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建立、整合校地共建46家产学研机构,出台《聊城大学校地共建产学研机构管理办法》,制定支持政策树立融合共建导向,强化“校地企共同体”意识,提升科研机构服务地方行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强化专业产业对接,与浪潮集团、鲁商集团、歌尔股份等知名企业共建5个现代产业学院,推进聊城大学浪潮碳中和实验室创新中心与鲁商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实现教学研产无缝对接。建立聊城发展研究院、聊城质量发展研究中心、聊城法治建设研究院等一批高端智库,建立城校合作会议机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城校合作,2022年立项12项事关聊城发展核心战略问题的重大课题,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政策研究,提出具有学理支撑、应用价值、操作性强的智库研究成果,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外脑”和“参谋”的作用。

  立足“选+培”,走出一条有人才支撑的融合发展路径

  学校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一体推进,连续三年选聘166名优秀学者到154家企业“一人双岗”担任“科技副总”,搭建更深层次更具实效的企业与人才对接平台,力促学校人才、技术等优质创新要素向企业生产一线流动,实现选聘一名副总、对接一家企业、链接一所高校的多赢局面。同聊城市科学技术局签订了《“科技副总”协同创新项目基金协议》,高校、政府和企业联合设立“科技副总”协同创新项目基金,鼓励支持挂职人员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目前3人依托挂职企业获得2022年度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支持,15人协助企业获得2022年度聊城市科技助力中小企业攀登计划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9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20余项,为多家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千万元。出台《聊城大学教师服务地方管理办法》、《聊城大学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管理办法》,从政策上鼓励支持专业教师结合社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解除后顾之忧大胆创业,走进企业参与研发生产,在服务社会中开阔研究视野、提升研究能力与管理水平,培养一批、储备一批优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后备人才,发挥高校人才高地与科创中心的支撑功能。

  立足“统+准”,走出一条有项目支撑的融合发展路径

  创新实施“战略框架+项目式”合作方式,深化政产学研融合,一方面同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与推动作用,为校地融合发展搭建基础平台;另一方面以项目为抓手,找准校地双方的需求点、兴趣点、合作点,围绕现代高效农业、绿色化工等6大产业链,通过确定具体合作项目的形式加强校地双方联系,在延链、补链、强链上进一步提速升级;修订完善《聊城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共建聊城概念验证中心,聚焦破解项目技术成熟度这一关键,近年来共有32项科技成果获得转让或实施许可,项目协议总金额突破256万元,同时持续推动“聊城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强化项目推广转化,该中心先后获批“山东省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改革试点”。

(审核 融合发展处)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