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聊城大学开设微专业助力学生多元成才
【编者按】7月11日,《山东教育报》第3版发布了题为《聊城大学开设微专业助力学生多元成才》的消息,报道了我校面向全体在校生开设首批11个“专精特”微专业,促进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先进做法。
聊城大学开设微专业助力学生多元成才
本报讯(通讯员 陈升磊 黄春平)近日,聊城大学聚焦社会迫切特定需求,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面向全体在校生开设首批11个“专精特”微专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首批开设的微专业包括智能制造、短视频摄制、WEB安全、智慧农业、智慧财税、发酵饮料绿色生产、数据处理能力与数学素养、现代医药与健康、运动健康管理、汽车质量管理工程、通用韩国语等11个,共招生650人。
据悉,微专业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一组核心课程,一般包含4—10门理论课程学习和项目实践环节,总学分在12—30之间,具有课程体系小而精、课程设计系统灵活、修读年限短等特点。微专业每年开设一轮,学生可以利用每周双休日通过1—2年完成课程学习,修满全部学分后获颁微专业学习证书。微专业由学校自主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设置,学生在主专业之外根据个人发展意愿自主选择修读;课程修读成绩不影响主修专业毕业及学位资格审核,不关联主修专业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审查。为鼓励学生报名,学校规定,获得微专业证书的学生,可抵免主修专业2学分通识选修课程;若有与主修专业应修课程相同的合格课程,可免修主修专业相应课程。
此外,今年,聊城大学还有10个专业招收第二学士学位545人,学制为全日制2年,毕业后颁发第二学士学位证和毕业证。通过微专业的设置,聊城大学正式形成主专业、辅修第二专业、微专业“三位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满足学生多元兴趣、实现多元发展及更多人生可能搭建起更加广阔的平台。
【相关链接】http://www.sdjyb.com.cn/content/2022-07/11/029037.html
聊大要闻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2025-06-24
-
聊城大学教育硕士援疆支教团载誉凯旋2025-06-24
-
聊城大学尹蕾教授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申报研讨会作典型发言2025-06-24
-
首届省高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大赛落幕 我校获奖人数居参赛高校首位2025-06-23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智课杯”英文配音大赛中荣获佳绩2025-06-23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2025-06-23
-
聊城大学曲枫教授参加2025年北极大学联盟年会2025-06-23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 全力提升生源质量 2025-06-23
-
聊城大学与山东省气象局开启全面合作2025-06-21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萨摩亚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