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聊城大学成立全国第一家“北冰洋研究中心”
【编者按】 近日,澎湃新闻以《聊城大学成立全国第一家“北冰洋研究中心”》为题,对我校北冰洋研究中心成立事宜进行了报道。随后,凤凰网、搜狐网等主流媒体也进行了转发转载。全文如下:
聊城大学成立全国第一家“北冰洋研究中心”
据聊城新闻网5月4日报道,近日,我国首家“北冰洋研究中心”在聊城大学宣告成立。据悉,这是我国第一家以北冰洋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
上述报道称,2018年1月26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强调中国参与北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鼓励我国院校加入北极大学联盟。正是基于以上因素,聊城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借鉴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建设模式,从阿拉斯加大学引进人类学家曲枫教授,积极筹备“北冰洋研究中心”。
此外,北冰洋研究中心成立后,将从世界范围内广揽人才,组建高层次研究队伍,大力开展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原住民发展、国际关系等领域研究。
据聊城大学信息公开网公示信息,该校于今年3月9日发布的《聊大校发【2018】16号:关于成立聊城毛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院、北冰洋研究中心的通知》称,“为最大限度地盘活内在资源、对接优质社会资源,吸引相关科研领域优秀人才,形成高端科研创新团队,促进我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增强我校科研创新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聊城毛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院;成立北冰洋研究中心。”
此外,另据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消息,3月5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蔡先金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来该院调研指导新学期开学工作。蔡先金希望全院师生继续努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加大高端人才特别是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太平洋岛国研究和北冰洋研究,突出国别区域研究学科特色,为聊城大学转型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另据上海师范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高校活动信息披露,聊城大学此次引进的曲枫教授已担任该校北冰洋研究中心主任。
据《光明日报》2017年3月报道,曲枫是吉林大学考古专业20世纪80年代的毕业生,2003年开始在荷兰莱顿大学学习,研究题目为萨满教考古学。因爱斯基摩民族志中保存较多萨满教资料,曲枫于2009年1月成为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学习人类学的中国学生,也是爱斯基摩研究史上的第一位中国人。
聊大要闻
-
我校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2025-04-08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聊城大学:机器狗走上学生颁奖典礼红毯2025-04-07
-
聊城大学召开2025年创新创业与就业工作推进会2025-04-07
-
校友讲思政 清明祭英魂2025-04-03
-
聊城大学获批49项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5-04-03
-
聊城大学2025年学生表彰典礼隆重举行2025-04-03
-
学生工作部(处)举办后勤服务座谈会2025-04-03
-
学校获批4项教育部学位中心主题案例项目2025-04-02
-
聊城大学召开科研工作月调度会2025-04-02
-
聊城大学获评山东省“2024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