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张起鹏科研团队在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校地理与环境学院张起鹏科研团队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SCI期刊《可持续生产和消费》(《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典型高寒草甸地区土地利用的碳减排潜力》(《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Potential of Land Use in Typical Alpine Meadow Region in China》)的研究性文章。2022级研究生赵玉晨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张起鹏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聊城大学为唯一署名单位。《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是中国科学院JCR分区下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的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为10.9。
高寒草甸广泛分布于山区高原等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甘南黄河上游位于青藏高原,是世界重要的高寒草甸区域之一。与此同时,该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土地利用引起的碳排放问题尤为突出,且影响该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因素复杂。本研究以甘南黄河上游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LMDI分解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并探讨了这些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已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随着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的增加以及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展,土地利用碳排放也随之上升。同时,土地利用经济效率显著提升,对碳排放的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研究还发现,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碳排放之间呈现出弱脱钩关系。本研究为全球高寒草甸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高寒草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6027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2MD063)、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2022RKY07005)、聊城大学博士启动基金(318052036、318052116)的资助。
(审核 刘子亭)
聊大要闻
-
校工会(妇委会)举办第二期“桃李芳华”湖畔沙龙活动2025-09-17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约旦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仪式顺利举行2025-09-16
-
聊城大学举办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微思政课交互体验活动2025-09-16
-
《环球时报》(英文版)专版报道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工作2025-09-16
-
聊城大学51名志愿者获全国西部计划项目办考核等次优秀表彰2025-09-15
-
聊城大学召开2026年预算编报工作部署会2025-09-15
-
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研讨班”圆满结业2025-09-15
-
聊城大学举办援疆实习支教研究生AI赋能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2025-09-14
-
中国“南竹北移”学术经验交流会在聊城大学举行2025-09-14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级学生军训团编成会议202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