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我校运河学研究成果
9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6版历史学版块刊发我校运河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郑民德教授理论文章《漕运助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
文章以中国古代社会漕运的影响力为视角,从维系古代王朝统治、推动古代经济发展、促进不同区域文化交流三个方面阐释了漕运在助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文章认为漕运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方式,有着浓厚的政治性与国家性,对于保障古代王朝的巩固与延续起着重要作用。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中国古代漕运呈现出官方色彩愈加浓厚、管理制度愈加严密、作用愈加广泛等特点。同时,漕运不仅是古代王朝的政治生命线,还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廊道。在古代社会早期,由于地理限制与交通工具落后,不同区域经济相对独立,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而运河开凿与漕运兴起后,利用便利的水运交通,晋商、徽商、闽商等商帮贩运全国各地商货,互通有无,加快了客货物资运输与交流,形成了一系列商路、市场。最后,大量漕运军丁、商人、官员、百姓沿运河往来,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使运河沿线文化呈现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特点。漕运路线冲破了南北之间的地理阻碍,燕赵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相互融合、彼此借鉴,服饰、音乐、舞蹈、体育、饮食、建筑等文化沿漕运路线传播,在运河城市落地生根,并融入当地文化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
(审核 胡克诚)
聊大要闻
-
聊城大学召开纪委全体(扩大)暨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2025-07-07
-
聊城大学在第三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中斩获佳绩2025-07-06
-
我校计算机学院荣获2025年度中国仿真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25-07-05
-
学校召开微专业建设工作交流会2025-07-05
-
“学术山东2025:社会科学名家指导课” 活动在聊城大学举行2025-07-04
-
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报道聊城大学清廉学校建设做法2025-07-03
-
聊城大学举行2025届国际学生毕业典礼2025-07-02
-
山东省气象学会副秘书长任年民一行来访2025-07-02
-
第七批援疆支教师生顺利返校2025-07-02
-
我校数学科学学院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