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心理中心研究成果荣获国省双优奖
近日,国家级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专业机构——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主办的首届心理危机干预技术与策略研究论文征集活动公示了评审结果,其中,我校学生工作处心理中心副主任李冉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大学生心理危机保护性因素的元分析(Meta-analysis of Protective Factors i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脱颖而出、成果入围(入围论文64篇),并最终被评为32篇优秀论文之一。同时,该论文摘得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实现了国家级与省级奖项的双丰收。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育与管理体系中不容忽视的核心议题与持续性挑战。在此背景下,保护性因素犹如坚固的盾牌,对于有效抵御和缓解心理危机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更是构成了预防与干预策略中的关键一环。学校心理中心的专兼职教师们,通过一种全面而综合的分析方法,对检索后获得的30项相关研究(38个独立样本)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元分析。研究结果得出,有8个因素视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保护性因素,根据相关程度,依次是:核心自我评价、心理韧性、外倾性人格、领悟社会支持、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生命意义感和社会支持。这些保护性因素的挖掘与理解,不仅为高校提供了深刻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窗口,更为未来构建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策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该研究成果为我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所联合申报的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研究类项目课题《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
(审核 陈新)
聊大要闻
-
校工会(妇委会)举办第二期“桃李芳华”湖畔沙龙活动2025-09-17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约旦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仪式顺利举行2025-09-16
-
聊城大学举办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微思政课交互体验活动2025-09-16
-
《环球时报》(英文版)专版报道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工作2025-09-16
-
聊城大学51名志愿者获全国西部计划项目办考核等次优秀表彰2025-09-15
-
聊城大学召开2026年预算编报工作部署会2025-09-15
-
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研讨班”圆满结业2025-09-15
-
聊城大学举办援疆实习支教研究生AI赋能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2025-09-14
-
中国“南竹北移”学术经验交流会在聊城大学举行2025-09-14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级学生军训团编成会议202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