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数字聊大
访客及考生
联系我们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搜索
数字聊大
思政年历
联系我们
  •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资讯

首页 - 聊大要闻
分享到

聊城大学召开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建设调度会

  • 时间 :2024-06-07
  • 阅读次数 :
  • 字体 :
    【大】
    【中】
    【小】
  • 来源 : 人文社会科学处
  • 作者 : 巨国运

6月7日上午,学校在办公楼A108召开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建设调度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白成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黄河学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运河学研究院、山东省党的建设与孔繁森精神研究基地、山东省运河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分别汇报了研究院、研究基地自成立以来,在平台建设、团队培育、项目申报、管理制度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的平台建设提出了规划。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高峰分别对各平台汇报情况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其他参会人员就当前各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进行了讨论。

白成林对各科研平台的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黄河学、区域国别学、运河学、党建和孔繁森精神等研究是学校人文社科研究的“品牌”和“亮点”,同时也是学校当前人文社科研究的“学术重镇”。白成林强调,加快推进人文社科科研平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六个字”:一是“聚焦”,二是“目标”,三是“影响”。就如何聚焦,他指出三个层面要求,首先要“聚焦顶层设计”,统筹做好科研工作的顶层设计,确保人文社科科研的聚焦发力,进一步拓展研究视域、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等,推动人文社科学术研究向更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其次要“聚焦人才队伍”,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重点领域,鼓励科研人员跨学科、跨领域组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构建由“散”到“聚”的科研组织模式,实现学术研究队伍精英化培育。再就是要“聚焦成果产出”,要在平台建设中注重成果转化、获奖等方面的培育目标,立足我校实际,不断克服研究中存在的各种困难,确保成果、获奖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的效益最大化。就如何树立目标,白成林指出,要对标国家、省市等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我校平台的科研目标定位,加大学术积累,握紧拳头办大事,实现重点突破。就如何扩大影响,白成林指出,要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重点培育重大科研立项、高层次成果获奖,用好“社会大课堂”,主动对接服务区域发展,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区域服务力。

最后,白成林强调,科研平台作为学术研究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学校寄予厚望,希望各科研平台踔厉奋发,为讲好聊大故事、传播好聊大声音贡献力量。

我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负责人、相关研究骨干及相关处室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高峰主持。

(审核 田兆臣)


聊大要闻

  • 校工会(妇委会)举办第二期“桃李芳华”湖畔沙龙活动
    2025-09-17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约旦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仪式顺利举行
    2025-09-16
  • 聊城大学举办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微思政课交互体验活动
    2025-09-16
  • 《环球时报》(英文版)专版报道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工作
    2025-09-16
  • 聊城大学51名志愿者获全国西部计划项目办考核等次优秀表彰
    2025-09-15
  • 聊城大学召开2026年预算编报工作部署会
    2025-09-15
  • 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研讨班”圆满结业
    2025-09-15
  • 聊城大学举办援疆实习支教研究生AI赋能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2025-09-14
  • 中国“南竹北移”学术经验交流会在聊城大学举行
    2025-09-14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级学生军训团编成会议
    2025-09-14

招生热线: (0635)2031177     8239405(本科)
 (0635) 8239267(研究生)

校长信箱:xzxx@lcu.edu.cn

网站信箱:webmaster@lcu.edu.cn

电话:(0635) 8239115

传真:(0635) 8239303

地址:中国山东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