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杜宏春教授再次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
1月10日,教育部社科司发布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通知。聊城大学杜宏春教授申报的《张树声行述长编》获批重大项目,立项经费20万元。山东省共有3个项目获批立项,分别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聊城大学。这是杜宏春教授自获批202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谭文勤公奏稿校证》后,再次获批重大项目。
《张树声行述长编》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电报档》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军机及宫中档》及台北中央研究院档案馆藏《外交档案》为底本,查照《上谕档》《清实录》,参考《张靖达公奏议》《张靖达公杂著》等传世文献,对相关人物、事件等进行补充与注释,集中展现淮军主要人物张树声少年求学、投笔从戎、创建淮军与观察直隶、布政山西、巡抚江苏、总督漕运及担任两广、直隶总督的完整人生历程。该成果第一次全面深入展现了张树声的生平经历、政治影响与历史贡献,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对于深入探究晚清国家治理的理念和举措,科学总结国家内政外交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树声(1824-1884),字振轩,安徽合肥人,为淮系集团中仅次于李鸿章的重要人物,累升道员、按察使、布政使、漕运总督、江苏巡抚、贵州巡抚、广西巡抚、两广总督,署理直隶总督。他提倡“采西人之体以行用”,创办实学馆,推动造船洋务,是淮系开明派的代表。在署理直隶总督期间,他果断派兵平定光绪八年(1882)朝鲜“壬午事变”,挫败了日本吞并朝鲜的阴谋。在两广总督任内,积极购械练兵,坚守中法战争前线要塞,为稳定越北战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杜宏春教授多年来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文献学专业优势,潜心从事清代边疆文献及重要人物专题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形成了传世文献与档案文献相补充,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并重的文献整理与研究特色。近年来,杜宏春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新疆专项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十余项。为助推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审核 高峰)
聊大要闻
-
聊城大学召开学生公寓及配套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施工动员会2025-07-08
-
聊城大学召开纪委全体(扩大)暨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2025-07-07
-
聊城大学在第三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中斩获佳绩2025-07-06
-
我校计算机学院荣获2025年度中国仿真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25-07-05
-
学校召开微专业建设工作交流会2025-07-05
-
“学术山东2025:社会科学名家指导课” 活动在聊城大学举行2025-07-04
-
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报道聊城大学清廉学校建设做法2025-07-03
-
聊城大学举行2025届国际学生毕业典礼2025-07-02
-
山东省气象学会副秘书长任年民一行来访2025-07-02
-
第七批援疆支教师生顺利返校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