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举办北极人文话语构建的中国视角研讨会
12月15日,来自国家博物馆、大连海事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汇聚聊大,参加北极人文话语构建的中国视角研讨会。外交部北极事务特别代表高风,中共山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欧洲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周家伦,中国极地中心研究员、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副主席杨惠根,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剑出席开幕式,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白成林致开幕辞。外国语学院院长李维滨、北冰洋研究中心主任曲枫分别主持开幕式和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主办,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旨在持续加强北极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凝聚学界共识,形成对北极人文话语构建的重要结构性力量,助推中国北极研究取得更多硕果。
白成林表示,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为中国与国际社会在极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希望以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契机,集思广益,推动以中国视角构建北极人文话语,对北极错综复杂的结构关系予以解释,有效引导人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北极未来。
高风谈到,中国是北半球地区国家,也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团队以及与会专家学者作为北冰洋研究工作的重要生力军,要聚焦北极人文研究尤其是民族溯源研究,在了解北极、了解世界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国以及中华民族的认识,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周家伦表示山东省积极参与北极合作与开发,既是山东响应国家战略部署,推动国家长远发展的现实行动,也是山东走出去,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他希望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作为省外事智库之一,要深入研究北极国家的人文、地理等各方面特点,为山东省外事工作提供真知灼见。
杨惠根谈到,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构筑了一个巨大的引力中心,北极学者云集于此,用中国的独特视角审视北极人文思想,在齐鲁大地刮起了学术研究的“北极风暴”。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北极研究对外合作的现状与展望、北极文化遗产与北极原住民研究等焦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为进一步开展北极研究提供了正确方向与有益建议。
我校外国语学院、北冰洋研究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
(审核 曲枫)
聊大要闻
-
校工会(妇委会)举办第二期“桃李芳华”湖畔沙龙活动2025-09-17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约旦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仪式顺利举行2025-09-16
-
聊城大学举办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微思政课交互体验活动2025-09-16
-
《环球时报》(英文版)专版报道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工作2025-09-16
-
聊城大学51名志愿者获全国西部计划项目办考核等次优秀表彰2025-09-15
-
聊城大学召开2026年预算编报工作部署会2025-09-15
-
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研讨班”圆满结业2025-09-15
-
聊城大学举办援疆实习支教研究生AI赋能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2025-09-14
-
中国“南竹北移”学术经验交流会在聊城大学举行2025-09-14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级学生军训团编成会议202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