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数字聊大
访客及考生
联系我们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搜索
数字聊大
思政年历
联系我们
  •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资讯

首页 - 聊大要闻
分享到

【数字聊大 智慧校园】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聊城大学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实践

  • 时间 :2023-11-23
  • 阅读次数 :
  • 字体 :
    【大】
    【中】
    【小】
  • 来源 : 图书馆
  • 作者 : 云玉芹 孙小梅

  大学是具有高等教育和研究职能的学术共同体,国内外一流大学已经步入数字化转型的轨道。图书馆作为大学的“心脏”,也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大学整体的信息化、现代化进展。

  为适应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和服务需求,图书馆对其业务部门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与重组,划分为七个职能部门,新增学科服务部和阅读推广部。部门之间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同时又职能互补、相互协调,以应对实际工作中的临时需求。此外,图书馆还针对馆员的专业技能进行了职位分配,增强了馆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更有效地发挥每位馆员的专业特长,提升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效能。

  同时,因为近几年图书馆的图书流通量持续下降,电子资源购置费比重持续上升,读者用户更习惯于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数字化学习。因此,图书馆不得不重新考虑自身发展重心的转移问题,而数字化转型则给图书馆带来发展的机遇,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形势所迫,而且是大势所趋。

  一、坚持精准化、个性化原则,加强学科服务

  为了推动服务工作向个性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图书馆组建学科分析团队、学科馆员服务团队、信息素养团队,构建“资源一站式、定位精准化、服务个性化”的服务体系,为院系和科研管理部门提供专业的学科服务。

  近年来,图书馆积极创新服务方式,为提升服务水平开展了系列创新服务活动,如完成多个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分析学科竞争力以及学校总体科研产出等,为我校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开展“嵌入式教学服务”,根据任课教师的要求针对性地开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源推荐、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等内容的教学,助力教师课程教学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利用大数据、AI等新技术新手段,开展智能化服务,引进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平台,读者无需进馆,利用移动终端即可进行线上学习,考试通过后自动开通入馆权限,实现了与OPAC、门禁、座位预约等系统的无缝对接。

  

  图1 新生入馆培训平台

  

  图2 学科馆员讲座进学院

 

  二、坚持让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创新阅读推广活动

  为了让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的的阅读推广活动,这些活动经过精细策划、设计、实践,不断地改进生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推广品牌,如《馆长带你读<红楼>》、《畅聊 • 真人图书馆》、《心理空间》、《中华经典诵读21天打卡》等。《馆长带你读<红楼>》自2017年3月上线以来已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219篇美文供大家阅读,成为图书馆独有的阅读推广品牌。《畅聊 • 真人图书馆》已举办13期,《心阅读书会》已举办24期,《中华经典诵读21天打卡》已举办8期,《心理空间•解忧书方》已线上发布6期。部分活动通过到梦空间还可获得第二课堂积分。阅读推广活动根据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用户主体,选择适当的线上或线下阅读场景,利用微信、腾讯等新媒体平台实现线上阅读推广,走进乡镇中学、走进学院、走进书店等开展实体空间阅读推广。阅读推广活动的品牌化和场景化,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爱上阅读,同时有效提升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质量和水平。

  

  图3 馆长带你读《红楼》 公众号封面

  

  图4 《畅聊 • 真人图书馆》

  

  图5《心理空间•解忧书方》

  

  图6 《中华经典诵读21天打卡》

  

  三、坚持优化资源配置,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文献资源服务

  随着图书出版量和数字资源量的与日俱增,图书馆的经费与工作压力随之增大。近几年数字资源经费比重不断增加,已占据图书馆总经费的80%左右。因此为了合理配置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和科研需求,相关部门联合进行资源需求和利用调查,对馆藏数据、用户借阅数据、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合理采选图书和电子资源。此外,通过畅想之星、汇文OPAC、微信等网络平台允许读者线上荐购图书,图书馆会在第一时间对荐购图书进行查重、筛选并优先订购,以满足读者应急之需。

  四、坚持基础业务系统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效果

  利用智能化设备来代替人工劳动,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实践。自2016年初图书馆启动智能化建设工程以来,利用领先的RFID技术,已经实现了图书的自助借还、3D导航定位查找、图书盘点、安全防盗等多项功能,实现了图书一体化终端设备的自助服务,对读者和馆员来说更加便捷高效,延长了服务读者的时间,有效提升了满意度。此外,引进咨询机器人实现了智能语音咨询和路线导航服务;利用座位预约管理系统实现了自习室自助管理;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管理等新技术新设备实现了一门式管理。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开始走向全面智能化,形成了无障碍、零门槛、全流通、全开放、馆藏精确定位的服务新格局。

  

  图7 智能化服务设施

  此外,图书馆通过智慧数据墙,采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中台,实现图书馆对人、资源、设备等要素的全面感知、广泛互联、无缝对接与可视化管理,馆情数据实时呈现。该平台实时呈现读者进出馆流量、座位预约、图书借阅、馆藏分类、图书借阅排行、读者借阅排行等数据信息,读者可获取信息浏览、阅读导引等服务。同时,通过智慧数据墙还可以图片、音频及视频的形式展示图书馆举办各种活动等信息。另外,图书馆还通过多媒体播放电子屏,实时展示图书馆数字资源、阅读活动、专家讲座等信息,以宣传和推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服务项目。

  

  图8 智慧数据墙

  图书馆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同时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学科馆员、数据馆员、技术馆员知识储备不足,缺少数据治理、数据深度挖掘和分析的人才和环境。因此,在未来的数字化转型中,图书馆仍需要不断加强馆员的专业与业务能力提升,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尤其是数据治理人才。图书馆信息系统众多,异构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难以保证。因此需要专门人才对数据有效治理,为实现资源的纸电一体化、业务系统的相互融合做好保障,全面实现图书馆数字化转型。

  (审核 曹晖)

聊大要闻

  • 我校夺得2025年“校长杯”全省高校教职工羽毛球比赛混合团体赛冠军
    2025-05-09
  • 山东省老教授协会执行会长毛有高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2025-05-08
  • 我校教师陈姝其荣获第15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省赛一等奖
    2025-05-08
  • 聊城大学2025年教职工排球比赛开幕
    2025-05-07
  • 《中国青年报》头版专题报道中刊发我校校友、学子积极参与西部计划的心声
    2025-05-07
  • 地理与环境学院: 发挥学科优势 主动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2025-05-06
  • 学校召开学科建设专题工作会议
    2025-05-01
  • 聊大“智造”解决轴承工业质检难题
    2025-04-29
  • 学校举办五四青年节国旗下话成长教育活动
    2025-04-29
  • 我校召开省属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专项会议
    2025-04-28

招生热线:(0635) 8239405(本科)
(0635) 8239267(研究生)

校长信箱:xzxx@lcu.edu.cn

网站信箱:webmaster@lcu.edu.cn

电话:(0635) 8239115 8239155

传真:(0635) 8239303

地址:中国山东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