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著名校友、南京大学张凤阳教授莅临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学
9月18日上午,我校著名校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博导张凤阳先生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文体视角下的《共产党宣言》创作:一项政治修辞分析”的学术报告。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昭风出席报告会。本次学术报告会,正式启动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庆祝我校建校5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
张凤阳先生结合在《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发表的重量级学术论文“历史辩证法的政治修辞呈现——文体视角下的《共产党宣言》创作史研究”,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研究——“宣言”(manifesto)与“教义问答”(catechism)在文体功能上有什么重大差异?无产阶级“宣言”(manifesto)与资产阶级“宣言”(declaration)在立论依据上存在着怎样的实质区分?马克思执笔的“宣言”(manifesto)如何实现了对各路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根本超越?在文献学层面上展开了针对《共产党宣言》创作史的研究。研究认为,《宣言》定本的书写展现了高超的修辞技巧,但对马克思来说,任何修辞技巧的运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理论论证的大逻辑,那就是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宏阔尺度上展开的历史辩证
报告会结束后,张凤阳先生与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师生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于学强主持报告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士峰等师生50余人聆听报告。
张凤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南京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博导。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2016)、教育部政治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江苏省政治学会会长(2016)、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2018)、政协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委(2018)。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政治概念史、政治现象学、政治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一流期刊发表《民族主义之前的“民族”;一项基于西方情境的概念史考察》《西方民族-国家成长的历史与逻辑》《共和传统的历史叙事》《科学认识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的几点方法论思考》等重要学术论文。学术著作有《政治哲学关键词》《现代性的谱系》等。
(审核 于学强)
聊大要闻
-
聊城大学召开学生公寓及配套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施工动员会2025-07-08
-
聊城大学召开纪委全体(扩大)暨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2025-07-07
-
聊城大学在第三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中斩获佳绩2025-07-06
-
我校计算机学院荣获2025年度中国仿真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25-07-05
-
学校召开微专业建设工作交流会2025-07-05
-
“学术山东2025:社会科学名家指导课” 活动在聊城大学举行2025-07-04
-
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报道聊城大学清廉学校建设做法2025-07-03
-
聊城大学举行2025届国际学生毕业典礼2025-07-02
-
山东省气象学会副秘书长任年民一行来访2025-07-02
-
第七批援疆支教师生顺利返校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