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举办应用型大学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发展论坛
3月22日,聊城大学举办应用型大学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发展论坛。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兆俊致辞并作总结讲话。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周屈兰、浙江理工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王森、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应邀作主旨报告,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彦、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赵岭交流分享教学改革经验。
论坛的主题是聚焦人才培养,推动教学创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引导教师主动求变,改变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和学生“低头族”,推动课堂走向高阶教学。
李兆俊在致辞中指出,教师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只有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有力保障。就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共同致力于有格局有境界的教学。高校教师要厚植教育为国为民情怀,直面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着眼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二是共同致力于有质量有实效的教学。高校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运用教育数字化工具,增强教学的生动性、针对性和互动性,打造融能力培养、过程关注和价值观塑造为一体的高效课堂。三是共同致力于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学。高校教师应把自身拥有的知识智慧、价值观念融入到教育学生的每个环节,把爱心倾注于整个职业生涯中,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知心人”、成长中的“引路人”。
在专家报告和交流环节,周屈兰以《基于学生中心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示范》为题,介绍了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创新的策略方法,并以他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作品为例,展示了基于学生中心的教学设计。王森以《基于BOPPPS模型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实践》为题,介绍了BOPPPS教学模型及其六大步骤,展现了“教中做,做中学,思想有启迪,实操有路径”的参与式教学理念。张晓军以《新时代大学教学创新的趋势:以研究导向型教学为例》为题,以研究导向型教学为例,阐释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做教学创新,什么是好的教学创新以及如何做出有价值的教学创新。陈彦和赵岭分别以《基于合作学习,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认证引领,学生中心:谈工科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提升方法》为题,分享了各自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思考。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处)、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系主任及学院骨干教师代表共200余人在东校区实验实训楼一楼报告厅现场参会。各学院设分会场,部分教师通过腾讯会议集体观看视频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千人次。
(审核 李华锋)
聊大要闻
-
我校聘任王正平教授为国际事务发展专员2025-05-12
-
我校医学院杨睿课题组在胶质瘤代谢重编程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2025-05-12
-
聊城大学第二届校园迷你马拉松举行2025-05-12
-
第60次《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前沿学术沙龙暨泰山学者论坛成功召开2025-05-09
-
我校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25-05-09
-
我校夺得2025年“校长杯”全省高校教职工羽毛球比赛混合团体赛冠军2025-05-09
-
山东省老教授协会执行会长毛有高一行来校访问交流2025-05-08
-
我校教师陈姝其荣获第15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省赛一等奖2025-05-08
-
聊城大学2025年教职工排球比赛开幕2025-05-07
-
《中国青年报》头版专题报道中刊发我校校友、学子积极参与西部计划的心声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