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数字聊大
访客及考生
联系我们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搜索
数字聊大
思政年历
联系我们
  •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资讯

首页 - 聊大要闻
分享到

“疫情期末考”, 聊大人交出了“团结卷”

  • 时间 :2022-12-06
  • 阅读次数 :
  • 字体 :
    【大】
    【中】
    【小】
  • 来源 : 校报
  • 作者 : 方婧

  “老师们舍弃‘小家’服务‘大家’,防疫‘大白’、志愿‘小蓝’‘小红’闻令出动,同学们面对凶险的疫情自觉配合防疫工作……”这个学期末,我们全体聊大人步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师生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师生们在身心经受巨大考验的同时,也共同上了一堂体验式“抗疫思政课”,在这堂课里,我们学会了担当、奉献、感恩、坚强、团结互助、爱岗敬业、临危不惧、自强不息……

  “我是一名学校培养的干部,必须带领大家冲在最前面”

  11月18日,逼近的疫情让所有活动按下了“暂停键”。校领导连夜召开会议,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400余名干部教师和1000余名后勤安保等工作人员投入应急疫情防控工作。

  

  当日早晨,为了让封控楼宇的学生及时吃上早饭,学校安排5个学院的30名教师负责给1200余名学生送饭。第一次面对“疫区”,老师们没有退缩,他们二话不说就穿上防护服,像给自己的亲人送饭一样无所畏惧。没有电梯,所有物资全部靠老师们的双手搬运上去,穿上防护服的老师们每个人都要来回搬运重达50多斤的保温箱,一顿饭送完,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雾气一次次模糊了眼镜,汗水浸透全身,贴身的衣物都能拧出水来。送餐结束,脱下防护服,在餐厅简单就餐后,他们又回去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连续33个小时没有合一下眼,很累、很困、很乏。但我必须坚持,因为我是一名辅导员、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学校培养的干部,我必须带领大家冲在最前面,这是我们固有的责任,也是我们应有的担当!”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乔华军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11月21日,学校转运1400余名学生去外地隔离,校领导带队近20位老师又和同学们一起坐上了转运大巴,去外地协调解决同学们的饮食起居,疏导同学们的紧张情绪,陪伴同学们渡过难关。

  “不只是班干部,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中”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日子里,1000多名教师和学生组成志愿者服务队,纷纷化身“大白”“小蓝”“小红”,协助学校做好核酸检测、饭菜配送、文明劝导等工作。

  

  他们来到核酸检测点扫码核对信息、在寒风凛冽中手舞小红旗维持秩序,来到餐厅帮助工作人员打包饭菜、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隔离区,来到宿舍为学生分发口罩、打包生活垃圾、喷洒消毒液……他们的身影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教师志愿者也是别人的父母、子女,有的老师的亲人被封控在家里,来不及给家人备好物资就匆匆回校照顾学生,有的老师只能偶尔在电话里给自己年幼的孩子报平安。学生志愿者也是和普通学子一样年龄的孩子,他们内心也有恐惧,也要平衡学习时间,有的自己来不及吃饭就要去给别人发放物资,有的身体不舒服也坚持了下来。

  

  

  “那天天气很冷,我作为小组长站在任务最重的交叉口处,人流量很多而喇叭声音小,为了维护核酸检测点的秩序,我开始每十秒喊一次来督促同学们排队和保持间距。志愿结束后嗓子已经嘶哑,耳朵也因为冻伤开始发疼,但我依然很高兴可以为学校的疫情防护工作作出一份贡献。”医学院志愿者王思琪说道。 

  

  从早上六点到晚上七点,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徐志诚为隔离中的同学配餐,汗水将他的衣服浸透也没有丝毫抱怨,他总是在任务完成后再检查整理一遍现场卫生,最后一个走出工作岗位,筋疲力尽没有带给他丝毫抱怨。他说:“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当灾难来临、团结和勇气是人类唯一能依靠的第一序列武器。”         

  在志愿者的影响下,校园里很多学子都在思考自己能为别人做点什么,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主动请缨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星星之火成燎原之态,不只是班干部,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中。”文学院志愿者宁金泽说。

  “学校已经尽全力维护我们的安全,我们也会尽力支持学校的安排”

  “转运隔离,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的有效措施,为了学校大局,我们必然要全力配合。”文学院学生李瑞说。得知自己要被转运隔离,李瑞和所有被转运的学生一样,刚开始的的心情很是忐忑,但一路上他们看到了学校为他们写的信,接到了班主任打来的纾解电话,亲人朋友们的关心,心情慢慢释然了,他们坚信背后有支持自己的老师和亲人,就一定能平安返回。

  

  

  在各个隔离点,同学们一边积极配合防疫工作,一边通过网络与在校同学共同上网课。带队老师们为了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组织大家搞起了“云端”叠军被比赛,带着大家共同练习八段锦,观看经典电影……

  

  同时,同学们从枯燥的隔离生活里也体会到了温暖,学会了感恩。“每天早晨4点多钟,隔离点的服务人员都站在寒冷的室外为我们做核酸,一日三餐都准备的很及时很丰富,有什么需要很快就能满足我们,还提醒我们多穿点衣服,很温暖。”体育学院学生郭朝谦说。结束隔离时,泰安东平隔离点的同学们在房间里留下了一封封亲笔感谢信,还做了好看的手工送给当地服务人员。

  根据学校防疫规定,隔离回校后的学生要在校内集中隔离几天才能回到集体宿舍住宿。由于床位不够,当带队老师们表示要有一部分同学住到暖气设施老化的东湖宾馆隔离点时,我校军训教导营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报名要去条件差的隔离点。“学校已经尽全力维护我们的安全,我们也会尽力支持学校的安排,而且作为军训教导营的同学,我们要向军人的标准看齐,培养不怕苦的精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张国庆同学说。

  在这场战役里,每一个聊大人都是伟大而可爱的。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兢兢业业在线上课的教师,连续二十天留校服务的党政干部、后勤服务人员、安保人员和每一名配合防疫工作的普通学生,都为了守护好我们的校园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展现了聊大人刚毅不屈、奋勇向前、坚韧友爱、真诚守望的精神风貌与责任担当,这些将与“聊大校训”“聊大精神”“聊大传统”一起,熔铸为我们人生中最坚实的底色,内化为我们聊大人共同的精神财富。

(审核 党委宣传部)

聊大要闻

  • 聊城大学2025年教职工排球比赛开幕
    2025-05-07
  • 《中国青年报》头版专题报道中刊发我校校友、学子积极参与西部计划的心声
    2025-05-07
  • 地理与环境学院: 发挥学科优势 主动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2025-05-06
  • 学校召开学科建设专题工作会议
    2025-05-01
  • 聊大“智造”解决轴承工业质检难题
    2025-04-29
  • 学校举办五四青年节国旗下话成长教育活动
    2025-04-29
  • 我校召开省属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专项会议
    2025-04-28
  • 聊城大学获批2项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
    2025-04-28
  • 学校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暨就业工作联络员座谈会
    2025-04-28
  • 第三届全国团簇科学前沿论坛暨《多金属氧簇》研讨会在聊城大学召开
    2025-04-28

招生热线:(0635) 8239405(本科)
(0635) 8239267(研究生)

校长信箱:xzxx@lcu.edu.cn

网站信箱:webmaster@lcu.edu.cn

电话:(0635) 8239115 8239155

传真:(0635) 8239303

地址:中国山东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