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党政机关
    教学单位
    科研院(所)
    基层党群团组织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工作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学术期刊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成人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之家
    学生组织
    学在聊大
    长在聊大
    学子风采
    阅读天地
  •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媒体报道
    生活服务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数字聊大
访客及考生
联系我们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搜索
数字聊大
思政年历
联系我们
  •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党政机关
    教学单位
    科研院(所)
    基层党群团组织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教学工作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学术期刊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成人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家园

    学子之家
    学生组织
    学在聊大
    长在聊大
    学子风采
    阅读天地
  • 校园服务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媒体报道
    生活服务

专题资讯

首页 - 聊大要闻
分享到

聊城大学功能簇合物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应用催化B:环境》发表研究论文

  • 时间 :2022-11-09
  • 阅读次数 :
  • 字体 :
    【大】
    【中】
    【小】
  • 来源 : 化学化工学院
  • 作者 : 黄现强

  日前,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黄现强教授功能簇合物团队在多金属氧簇光催化转化高附加值有机化学品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一个新颖的Zn6衔接三缺位的多钨氧簇具有二重互穿 lvt 的开放框架可用于光催化合成吡啶衍生物》(“An unprecedented 2-fold interpenetrated lvt  open framework built from Zn6 ring seamed trivacant polyoxotungstates used for photocatalytic synthesis of pyridine derivatives”)为题,在2022年10月31日被国际顶级期刊《应用催化B:环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接收,影响因子24.319,为中科院一区TOP期刊。我校师生以第一单位在该期刊上发表论文尚属首次,这是我校化学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问题,以光催化有机转化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备受关注。光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生态学上清洁的“试剂”;光催化有机转化能够提供安全的工业生产环境,能在光照射下进行有机转化,为化学合成提供了一条绿色、环保、清洁、可持续的发展途径。因而光催化合成化学技术在天然产物、医药、香料等精细有机化学工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工作针对传统热催化合成高附加值吡啶化合物过程中存在的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和反应步骤繁琐等问题,设计合成了一种廉价过渡金属自组装而成、具有二重互穿 lvt 框架结构的锌钨氧簇,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表征及光化学特性分析,成功实现了在可见光、无额外添加剂条件下一步合成吡啶衍生物的目标,其最优产率可达87%,解决了前期工作中的技术难题。本研究为开发设计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的多金属氧簇光催化剂开辟了新的道路。

  该论文主要工作由聊城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森完成,通讯作者为我校黄现强教授、山东理工大学周振副教授、山东大学孙頔教授,我校功能簇合物团队的申国栋副教授、王怀伟副教授、李振博士、张雅林博士等参与了部分研究工作。

  该团队主要围绕功能簇合物催化合成有机功能分子展开系列研究,近期先后实现了水滑石负载多铌氧簇材料绿色催化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功能分子(Inorg. Chem. Front., 2022, 5607;IF 7.779;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报道了多钒氧簇在常温常压下催化CO2转化高附加值环状碳酸酯(J. CO2 Util., 2021, 101419; IF 8.321)等工作,该系列成果的产出是我校加强团队建设、融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和科研力量的阶段性进展。该团队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等经费的资助。

(审核 李海波)

聊大要闻

  • 聊城大学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取得新进展
    2023-10-27
  • 聊城大学举办2023年度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班
    2023-10-26
  • 2023年聊城大学教职工男子篮球比赛落下帷幕
    2023-10-26
  • 学校召开2023年预算执行推进会
    2023-10-25
  • 聊城大学开展“九九老年节”离退休人员趣味达标赛
    2023-10-25
  • 聊城大学召开科研诚信专题报告会
    2023-10-24
  • “书香满聊大”第二届暑期阅读主题征文活动圆满落幕
    2023-10-24
  • 白成林到学院调研指导2024年国家基金申报工作
    2023-10-24
  • 重阳佳节聊大学子赠送百岁老人《百寿图》
    2023-10-24
  • 聊城大学获批9项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23-10-24

招生热线:(0635) 8239405(本科)
(0635) 8239267(研究生)

校长信箱:xzxx@lcu.edu.cn

网站信箱:webmaster@lcu.edu.cn

电话:(0635) 8239115 8239155

传真:(0635) 8239303

地址:中国山东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