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数字聊大
访客及考生
联系我们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搜索
数字聊大
思政年历
联系我们
  •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资讯

首页 - 聊大要闻
分享到

聊城大学成功举办《中国大运河年鉴2022》《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2》新书发布会暨大运河文化研讨会

  • 时间 :2022-11-07
  • 阅读次数 :
  • 字体 :
    【大】
    【中】
    【小】
  • 来源 : 运河学研究院
  • 作者 : 文/郑民德 图/刘聪睿

  11月5日上午,聊城大学成功举办大运河文化研讨会暨《中国大运河年鉴2022》《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2》新书发布会。本次会议由我校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联合主办,运河研究领域专家、学者30余人参会。我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王昭风、白成林、庄波、苏明海出席会议,党委统战部、人文社科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融合发展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中国大运河年鉴2022》共分为政策法规、水利工程、航道运输、文化旅游、生态保护、学术研究、大事记等七个板块,通过分类记述大运河年度重要事件,集中展现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与大运河有关的各类事项。《中国大运河蓝皮书2022》是运河学研究院与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共同推出的第五本中国大运河年度发展报告,分为“总报告”“黄运地区高质量发展篇”“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篇”“文旅融合篇”“运河城镇与乡村振兴篇”“交通运河与港口建设篇”“世界运河篇”七部分,共18篇研究报告。

  会上,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王利民,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兼大运河组协调人、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泓洋分别致辞,就两书出版的价值与意义,及其对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王利民指出,《中国大运河年鉴》和《中国大运河蓝皮书》的出版是国家对大运河文化高度重视的回应,是中国年鉴事业繁荣发展的标志,更是运河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的价值体现。期待未来《中国大运河年鉴》《中国大运河蓝皮书》系列继续以宽广的视野、长远的眼光,围绕大运河发展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建设研究,推出更多新时代的精品力作,为助力大运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周泓洋指出,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作为国内首家以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院级科研实体单位,以《中国大运河年鉴》《中国大运河蓝皮书》等系列研究成果为标志,在大运河文化的研究与推广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期待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不断赋予大运河新的时代含义和文化价值,共同为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提供新思路、新方案、新创造。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昭风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和运河学研究院建设发展情况。他指出,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中国大运河年鉴2022》《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2》的出版发行,对于弘扬和传承运河文化,促进运河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次研讨,进一步推动运河学研究走向深入,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使古老而又悠久的大运河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党委常委、副校长白成林和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运河学研究院院长庄波分别主持了第一阶段的嘉宾致辞和第二阶段的学术研讨会。

  《中国大运河年鉴》主编、运河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丁延峰教授,《中国大运河蓝皮书2022》主编、烟台大学吴欣教授分别作专题解读与总报告解读丁延峰教授从编纂重要意义、内容编排特色和独特文献价值三个方面,对其内容和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论述。吴欣教授在分析2022年蓝皮书基本框架和内容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大运河文化研究及保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兼大运河组顾问贺云翱,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兼大运河组顾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吕娟,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倪玉平,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竞昊,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教授陈喜波,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王健,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黄杰,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教授王云等专家与学者分别发言,就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大运河历史文化挖掘、大运河文物考古、大运河遗产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审核 丁延峰)   

聊大要闻

  • 聊城大学2025年教职工排球比赛开幕
    2025-05-07
  • 《中国青年报》头版专题报道中刊发我校校友、学子积极参与西部计划的心声
    2025-05-07
  • 地理与环境学院: 发挥学科优势 主动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2025-05-06
  • 学校召开学科建设专题工作会议
    2025-05-01
  • 聊大“智造”解决轴承工业质检难题
    2025-04-29
  • 学校举办五四青年节国旗下话成长教育活动
    2025-04-29
  • 我校召开省属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专项会议
    2025-04-28
  • 聊城大学获批2项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
    2025-04-28
  • 学校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暨就业工作联络员座谈会
    2025-04-28
  • 第三届全国团簇科学前沿论坛暨《多金属氧簇》研讨会在聊城大学召开
    2025-04-28

招生热线:(0635) 8239405(本科)
(0635) 8239267(研究生)

校长信箱:xzxx@lcu.edu.cn

网站信箱:webmaster@lcu.edu.cn

电话:(0635) 8239115 8239155

传真:(0635) 8239303

地址:中国山东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