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有你!同心协力!】聊城大学医学院教师用爱心与责任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当前,校园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师生出入校园都需严格遵循一系列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医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杨梦琦同学出现耳篓发炎症状,学院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王丽老师得知情况,主动联系医生为其手术。为避免其频繁出入校园换药的麻烦,王老师主动与学院协商,利用空闲时间为其消毒换药。
4月2日,本该是王丽老师周末在家休息的日子,但考虑到该同学需进行两天一次消毒换药,病情不能耽搁,便驱车来到校园,为杨梦琦消毒换药。换药过程中,王老师细心观察她的反应,询问她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她保持乐观的心态。换药结束后,王丽叮嘱她近期伤口不要碰水、多吃高蛋白食物帮助伤口愈合等注意事项,再三嘱咐她有任何问题要及时联系。
杨梦琦表示,在进入聊城大学医学院之前,认为看病换药这种事只能去医院,可当自己耳篓发炎导致脓肿的情况发生后,却是学院的老师亲自为自己换药。她动情地说:“王丽老师让我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医生的能力和素养,更多的是她的人文情怀:牺牲自己的时间为我安排医生,给我细心换药,叮嘱我各类注意事项。都说医者仁心,通过这件事我切身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王丽老师温柔话语总能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比如她总问我是不是很疼,与我谈心转移我对耳朵的注意力。这让我感觉我们不只是简单的医患关系,而是一种亲情,一种让我在异乡不感到害怕和孤独的亲情。王丽老师过硬的专业技术和素养,令我对她在敬仰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份感激。”
执教以来,王老师始终坚信“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她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学生,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于这群只身来到异地求学的孩子,她总是尽己所能的给予疼爱与关怀,她阳光温暖、认真负责的模样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同学们的感谢,她表示:“关怀服务学生是我的职责,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不足挂齿。”
学生外出求学,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老师就是他们的亲人。聊城大学医学院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学院的老师们竭尽所能为每一位学子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与帮助,为学生的健康和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审核 王炜明)
聊大要闻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2025-06-24
-
聊城大学教育硕士援疆支教团载誉凯旋2025-06-24
-
聊城大学尹蕾教授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申报研讨会作典型发言2025-06-24
-
首届省高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大赛落幕 我校获奖人数居参赛高校首位2025-06-23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智课杯”英文配音大赛中荣获佳绩2025-06-23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2025-06-23
-
聊城大学曲枫教授参加2025年北极大学联盟年会2025-06-23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 全力提升生源质量 2025-06-23
-
聊城大学与山东省气象局开启全面合作2025-06-21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萨摩亚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