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数字聊大
访客及考生
联系我们
校友
访客及考生
教职工
学生
搜索
数字聊大
思政年历
联系我们
  •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聊大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影像聊大
    校园地图
    聊大标识
    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院(所)
    直附属单位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聊大名师
    人才招聘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报编辑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 信息公开
  • 学子家园

    学子家园

    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 校园服务

    校园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资讯

首页 - 聊大要闻
分享到

我校在天然活性成分共包封研究领域获得重要进展

  • 时间 :2021-08-23
  • 阅读次数 :
  • 字体 :
    【大】
    【中】
    【小】
  • 来源 : 生物制药研究院
  • 作者 : 生物制药研究院

  近日,我校生物制药研究院在天然活性成分共包封研究领域获得重要进展,用经典热力学方法研究乳球蛋白对绿茶、葡萄或桑葚中主要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白皮杉醇/氧化白藜芦醇)的共包封,从热力学角度阐明了共包封对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性、稳定性及抗癌活性的影响,将竞争作用与“1+1>2”的协同效应有机关联,为基于乳球蛋白的多种活性成分共包封在食品和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该研究论文发表在期刊《Food & Function》(中科院分区一区,Top期刊)上,并被选为当期(21 August 2021) 封面图片论文。论文第一作者是生物制药研究院硕士生刘亭亭,通讯作者为刘敏教授,聊城大学生物制药研究院和化学化工学院为共同署名单位。

  Food & Function八月二十一日刊发的封面图片

  化学热力学主要研究物质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中所伴随着的能量变化,从而对各种反应过程的方向和限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化学热力学的研究方法可为化学、材料学、食品学、药学、医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有力武器。绿茶、葡萄等植物中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多酚类物质。但多酚类化合物的物理化学不稳定性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蛋白包封可有效提高多酚类物质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但由于多种活性成分的蛋白包封体系的复杂性,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尚不明确,已成为制约其在食品和医学领域应用的瓶颈之一。突破该瓶颈的有效途径为定量获取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有效关联微观结构-热力学参数-活性效果。该项研究成果阐明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白皮杉醇/氧化白藜芦醇之间的协同抗氧化活性与细胞毒性,乳球蛋白包封的络合物特别是纳米颗粒对协同性具有明显改善效果。根据这一研究成果,刘敏课题组完成了题为《Co-encapsulation of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and piceatannol/oxyresveratrol in β-lactoglobulin: effect of ligand–protein binding 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stability, solubility and cytotoxicity》的研究论文。

  刘敏教授,2007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聊城大学“光岳英才”第二层次。长期致力于化学热力学与药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主要从事难溶性药物的缓控释、天然活性成分的包封以及联合药物的协同作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研发计划与省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各1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学术期刊上首位或通讯联系人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5项。 ( 审核 赵建立)

【相关链接】https://doi.org/10.1039/D1FO00481F

聊大要闻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
    2025-06-24
  • 聊城大学教育硕士援疆支教团载誉凯旋
    2025-06-24
  • 聊城大学尹蕾教授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申报研讨会作典型发言
    2025-06-24
  • 首届省高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大赛落幕 我校获奖人数居参赛高校首位
    2025-06-23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智课杯”英文配音大赛中荣获佳绩
    2025-06-23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
    2025-06-23
  • 聊城大学曲枫教授参加2025年北极大学联盟年会
    2025-06-23
  • 聊城大学召开 2025 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 全力提升生源质量​ ​
    2025-06-23
  • 聊城大学与山东省气象局开启全面合作
    2025-06-21
  • 聊城大学2025年“汉语桥”萨摩亚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
    2025-06-21

招生热线: (0635)2031177     8239405(本科)
 (0635) 8239267(研究生)

校长信箱:xzxx@lcu.edu.cn

网站信箱:webmaster@lcu.edu.cn

电话:(0635) 8239115 8239155

传真:(0635) 8239303

地址:中国山东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 建设管理: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