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略><西学略述>校注》《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新书发布暨晚清中外史学交流学术研讨会举行
3月16日,《<欧洲史略><西学略述>校注》和《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新书发布会暨晚清中外史学交流学术研讨会在聊城大学东校尚学吧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昭风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文玖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峰教授,商务印书馆策划部主任、全民阅读促进中心副秘书长刘瑞龙以及我校相关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出席了发布会。
《<欧洲史略><西学略述>校注》由我校教师王娟和陈德正教授校注,商务印书馆出版。《欧洲史略》和《西学略述》是清末西方史学和西方文化传播的代表性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乱遗漏现象,书中很多专业名词和当今译名大相径庭,给读者阅读和使用该书带来了很大困难。王娟、陈德正老师对两书进行标点、校勘、注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这是二书的点校本在海内外首次出版。《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的作者是我校教师赵少峰,全书从中外文化交汇的视角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1840―1927年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的互动进程。既有宏观分析,也有微观探讨,对西方史学输入中国的内容、特点、反响,中西史学的互动关系,以及中国史学演进路径做了系统的整理与评述。该研究成果入选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王昭风对两部著作的出版发行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对与会专家学者、出版社相关负责人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聊城大学向来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近年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形成了“两洋一河”的学术名片。学校制定了一系列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确保青年人才引得来,坐得住,多出成果。今天这两部书的主要著者都是年轻学者。他代表学校向他们甘做冷板凳,尽心做科研的可贵精神表示敬佩。他希望中青年学者能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做学问,做到薪火相传,并勉励在座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积极主动掌握前沿学术动态,在历史科学研究领域有所突破。
会上,王娟和赵少峰老师分别介绍了成书过程。与会专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两书出版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并就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外学术交流与中国史学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周文玖教授表示,从中外学术交流的视角,探寻中国近现代史学演进的过程和规律,是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前沿命题。中国近代史学主要由两条线索组成:一是传统的历史研究和编撰形式的延续,二是反映时代精神和应对社会危机的历史著述的不断问世,以及新的史学思潮、史书编撰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陈峰教授认为,中外史学交流史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的重要内容,1840年之后的中国史学不再孤立发展,对这段历史进行梳理考察,方能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学的重大变动。随后,与会学者就跨学科研究范式、新文化史研究内容与方法、新史料的发掘与运用等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并与现场学生进行了亲切交流。
(审稿 赵少峰)
聊大要闻
-
我校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2025-04-08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聊城大学:机器狗走上学生颁奖典礼红毯2025-04-07
-
聊城大学召开2025年创新创业与就业工作推进会2025-04-07
-
校友讲思政 清明祭英魂2025-04-03
-
聊城大学获批49项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5-04-03
-
聊城大学2025年学生表彰典礼隆重举行2025-04-03
-
学生工作部(处)举办后勤服务座谈会2025-04-03
-
学校获批4项教育部学位中心主题案例项目2025-04-02
-
聊城大学召开科研工作月调度会2025-04-02
-
聊城大学获评山东省“2024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2025-04-02